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豫南山水

立壮志重走西路军征战路 用激情演绎摄影人新神话---李建设重走西路军征战路纪实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8 23: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19日         星期四     睛     玉门一瓜州

         吃过早饭,我们决定向瓜州即安西挺进。我们便来到玉门市政府办,见到了钟晓辉副主任,他热情地还领我们见了市政府办公室李建树主任,李建树主任高度地赞扬了我们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的伟大壮举,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关于玉门市的一些情况。为我们盖了章。并关心地说:祝你们重走红军路-路顺利、圆满成功!还为我们留言:红军精神永生力量!我们向李建树主任表示了感谢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李建树主任还让钟晓辉副主任送我们走出市政府办公大楼外。

         离开玉门市,我继续西行。新修建的高速公路是于今年四月份正始通车的,而312国道被高速公路挤占了。312国道-直围绕高速公路左翻右越,道路窄的就象村村通,两车相会都要下路,而且路面更差。特别是叉路口多,又没有标示牌,要想问向路就更是困难,路上的车特别少。路上遇见了一位新疆开车的司机说到这公路只摇头,说难行。偶尔有段柏油路,路面的柏油都晒的熔化了,沾的车轮走不起来。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前进的。由于气温高,车的温度也需要冷却会。我们就停靠在瓜州梦城桥湾古城址旁。景区展览馆的馆长傅生秀见我们头戴八角帽是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的,便对我们说:看到你们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的精神让我们敬佩!我们免费让你们参观。并按排了讲解员向我们介绍了这座古城:该古城早已没有人烟,是座古城遗址。距县城85公里,始建于雍正十年,它东连嘉峪关,南望祁连山,北通蒙古,西接新疆,是古丝绸之路上一-大交通枢纽驿站。这座古城遗址坐落在疏勒河湾地带。河上原有” 天生桥” ,故名桥湾。浩瀚的戈壁滩、清澈的河流,颓废的古城,久熄战火的烽燧,皇帝赦建的寺院,还有广为流传的神奇传说-康熙梦城。这里还珍藏着巳有三百多年的,震慑人心的人头碗、人皮鼓。这些都是西域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历史上这座古城既是-座重要的军事重镇又是商贸集散地,至于何时毁灭的这巳是谜团,有待人们去探究。若来西部安西-睹为快。我们向傅生秀馆长及讲解员表示了谢意。在这里停顿了半个小时后,继续向瓜州前行。

         下午五点多,我们进入瓜州县委办,王祖祥副主任见到我们后,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了解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的情况,赞扬了我们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活动的壮举。介绍了瓜州(安西)是红西路军最后-战的地方,并留下了也很多革命旧、遗址。该县十分重视红色文化工作,现在正着手建一座红西路军纪念馆。我们也向王祖祥副主任介绍了我们已基本走完了河西走廊,瓜州县是我们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甘肃河西走廊的最后一站,我们将会认真地了解和记录红西路军在瓜州留下的革命的旧、遗址和历史,更好地宣传弘扬红西路军的革命精神。王祖祥副主任为我们盖了章,解决了住处。我们深深地向瓜州县委办,以及王祖祥副主任表示了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8 23: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峪关以西的312国道被新修建的高速公路挤占,只有走沙漠戈壁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8 23: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瓜州是红西路军左支队经过的地方,是左支队从这里走出祁连山的,也是左支队与马敌打最后一仗的地方。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的李建设夫妇抵达瓜州后受到了中共瓜州县委办公室的热情接待。图为瓜州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王祖祥(右)县委机要局长(左)同李建设合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8 23: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的李建设同瓜州宾馆服务员冷惠惠合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8 23: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20日         星期五              多云约五级风         瓜州

         上午,我们先去瓜州县委党史研究室,孔祥迪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只因党史书正在编印中,仅给提供了部分电子文档资料。我们向她了解了红三十军到过的地方,以及革命旧、遗址的分布情况。随后,我们来到县委宣传部,见到了康继学副部长,赞扬了我们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的精神,还在我们的签名本上留下了:发扬红西路军精神,精神可嘉。并按排同志给提供了红西路军纪念馆的简介。由于红西路军三十军在瓜州经过的地方战线长又分散,本想求助他们的帮助看来不现实。经询问有些地方我们的三轮摩托车根本到不了,比如肃北县大公岔山口,距瓜州县198公里。是红三十军从这里走出祁连山的,这地方又是高原,加之今年六月六日的特大暴雨,即五十年一遇的自然灾害将道路冲毁,房屋冲跨,生畜冲走给当群众造成了严重损失。看来只有租车前往。我们首先去了戈壁滩上的榆林窟蘑菇台,先参观了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该馆负责人就是当年榆林窟蘑菇台道士郭元亨先生的外孙胡林庭,他向我们介绍了蘑菇台这片土地约300余亩,种植的粮食主要供榆林窟万佛峡的道士们生活用粮。蘑菇台距榆林窟万佛峡约3公里。这里还有-座王母宫庙院,但巳破壁残垣。郭元亨先生的外孙胡林庭领我们来到靠河边的磨房旧址前介绍说:当年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他们就是在这两间磨房内召开的军事会议。不巧的是六月六日的特大洪水将磨房给冲倒塌了。我们站在这处遗址前缅怀了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等红西路军左支队的将士们的丰功伟绩。瓜州县的确很重视这处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正在积极组织抢救修复。

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二日早,左支队在诺尔布藏木向导的带领下,经过一夜艰苦行军,过上水峡口,横巴浪沟,翻越楼楼山,上下路口湾,沿着踏实河(即榆林河)来到了安西县境内的蘑菇台,蘑菇台距离安西县城约一百五十华里,临近敦煌艺术宝窟之一的榆林窟,这里是祁连山前山地带峡谷中的山间绿洲,建有庙宇、泥房,有耕地三百亩,当时,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主持道士郭元亨和徒弟二人在此居住,是过往香客和进山行商商人的必经歇息之地。

    左支队在蘑菇台作了短暂的休整,郭元亨先生看到红军纪律严明,不惊不扰,长途跋涉,备受艰苦的情景,非常同情,他不但仔细地安排了红军部队宿营,而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支援左支队二石四斗小麦、六斗黄米、面粉二百余斤、胡麻油三十斤、硝盐四口袋、羊二十只、牛二头、骡子一头、马一匹,程世才军长在给部队讲话时说:“这老道很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翌日晨,部队离开蘑菇台时,程世才给郭元亨写了收到支援粮食、牲畜的证明一张,代表左支队全体指战员向郭元亨表示谢意,并说:“将来不管我在不在,只要有这张条子,是一定能找到革命队伍的,那时,大家总会帮助你的”,郭元亨送到卡房子山,便与左支队指战员依依惜别。 我们离开蘑菇台来到了万佛峡,管理人员还专门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大殿参观了唐代的大佛。随后,我们即向肃北县大公岔山口驶去。这是一路向祁连山爬去,大约-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这海拔3300多米的祁连山大公岔山口,因车停的较远,我们便慢慢地向山口走去,大约步行走了四里多地来到了这两山之间的山口处,进行了认真记录。然后我们就向石包城进抵。我们来到石包城,它实际上就是蒙古族的首领的住地,在-座独立的山上,-圈是用石头砌起来的城墙。而且北面还筑有壕沟,现在巳是一座遗址。站在这城中可望四方很远。红三十军从大公岔山口走出祁连山后,笫一站就到了石包城  。一九三七年四月中旬,左支队一千余人翻过乌兰达坂,进入疏勒河的考克塞,这里住着盐池湾部落的部分蒙古族牧民。当红军出现在草原上的时候,长期蒙受反动欺骗宣传的牧民纷纷离考克塞峡谷避居深山,只剩下无力搬走的贫苦牧民诺尔布藏木、艾仁寿、诺尔布特三户,红军部队到达后,命令战士就地休息,并派出警戒以防马军偷袭,一位红军首长在裕固族向导东拉格的陪同下来到了诺尔布藏木的蒙古包,这位向导兼翻译用半通不通的蒙语说:“不要怕,我们是从太平世界来的”。费了好大劲,诺尔布藏木才弄明白,来到这峡谷的是红军队伍,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他们长途跋涉,受尽艰难困苦,西上新疆,路经此地,他们一千多人的队伍已经好多天没有吃东西了。想通过他接洽购买牧民的羊只,并请他给部队带路,走出祁连山,在红军首长和东拉格一再地解释下,诺尔布藏木被红军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他满足了红军首长的要求,卖给了五百只羊,并毅然决然地担当了红军向甘北平原进发的向导,他带着西路军左支队指战员由考克塞出发,沿疏勒河支流查干布尔嘎斯,跨过了野马河谷,又从野马河翻过大公岔坂来到了石包城,石包城座落在公岔以北河谷地带,这里草原广阔,地势低洼,榆林河环城而过,是一处小小的村落,有几座黄泥砌成的低矮房屋,稀稀落落地住着十多户蒙汉人家,由于地理条件上的得天独厚,自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多年来也是商旅和牧民物资交易的集散地,考虑到部队已经行军达一个多月,即将出山,工委决定在石包城休整一天,通过几天的行军,诺尔布藏木已和红军首长、战士非常熟悉,从他们语言难懂的半通谈话中,他从心底里感到,这只“从太平世界来的”部队真正是为受压迫、受剥削的穷苦百姓的,因此,到石包城后诺尔布藏木亲自带领红军后勤人员向行商购买粮食、盐巴,并向牧民们解释,“不要害怕,他们是好人”!在他的帮助和解释下,牧民们消除了顾虑,把牛羊卖给了红军,左支队千余指战员在长达四十天的行军中,第一次吃到青稞麦,第一次尝到盐巴咸味,战士们的眼睛里喷出了火一般的光彩,激动的红晕从青黄的脸上泛了出来。

         目前,肃北蒙古自治县正在修公路直通这座石包城下,准备搞旅游开发。离开这里,我们就来到石包城乡政府,乡武装部长哈斯鄂尔德尼和党委秘书,以及乡干部巴依斯胡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对我们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来来到肃北蒙古自治县石包城乡政府表示欢迎。并对我们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的精神给予了赞扬!也向我们介绍了红西路军在石包城的历史。由于乡里的章全拿到三百公里外的县里去了,就通知石包城村委会主任为我们盖了章。我们向他们致谢!他们又送我们走出乡政府大门。

         待我们回到瓜州县城已是晚上九点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8 23: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建设在瓜州县蘑菇台红军休整的地方,与当年为红军左支队捐粮的榆林窟郭元亨道士的外孙胡林庭(左)现安西战役纪念馆负责人合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8 23: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的李建设夫妇来到红军到过的榆林窟,受到了工作人员的欢迎。图为李建设与榆林窟的工作人员合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8 23: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建设与瓜州出租车司机杨师傅在榆林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9 00: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建设在红军走出祁连山后笫-个休整过的地方石包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9 00: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建设夫妇来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石包城乡政府,与乡武装部长哈斯鄂尔德尼(左-)乡党委秘书(右一)石包城村委会主任(右四)分别时合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5-5-8 23:12 , Processed in 0.35032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