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5世紀緬甸木偶已出現,緬甸木偶是牽線型的,一說從中國南部傳入,一說貢榜王朝波道帕耶王時劇務大臣吳多首創。古時緬甸木偶戲可搭高台演出,故又名「高戲」。木偶高約2英尺,牽線最多的有60根。傳統有28偶像,有動物、神仙及帝王將相等人物。初期僅有一白幕無道具。操縱木偶者和演唱者由 2人分擔。演出分3部分,首先表演開天闢地和動物舞蹈。其次表演宮中活動、王子公主相愛等。最後演佛本生故事或自編劇目。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木偶舞台出現女演員,偶像增多,目前木偶劇日趨衰落。 現代最常見是摆放在寺廟及宝塔门前的木偶,並己变成了守護神,為什麼?以前緬甸有個年輕人要獨自出門遊歷,父親是村子裡有名的雕刻師傅,送給年輕人四個木偶,倍伴他出外旅行,這次遊歴得到神奇木偶的幫忙,獲得意外財富,但卻尋覓不到愛情和好家庭,第二次離家時,他甩開世俗、財富,走進寺廟,祈求神靈,譂修庇祐,第二次經歴回來、他找到了相愛妻子,並建立了一个美滿家庭。以後緬甸人以這故事信念,一生人要做一次短期譂修和尚,並將木偶放置寺廟和宝塔前,守蘐着他們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