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23|回复: 41

精美绝伦的青铜铸器编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0 16: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20 16:48 编辑

14.11.1 164.jpg    


                                沉睡于地下2430年后,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 这是中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 那一天,随州城郊擂鼓墩驻军扩建营房过程中, 偶然发现了曾侯乙墓。这是个面积达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的“超级古墓”。 当勘测小组赶到现场时,部队施工打的炮眼距古墓顶层仅差80厘米,只要再放一炮,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会永远不复存在。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墓室积水抽干后,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座精美绝伦的青铜铸器惊呆了:历经二千四百多年,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0 16: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20 16:49 编辑

14.11.1 165.jpg          编钟出土后, 音乐家黄翔鹏王湘等人赶到现场,对全套编钟逐个测音。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八度, 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0 16: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20 16:50 编辑

14.11.1 156.jpg        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这套编钟出自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同期出土的还有其它乐器近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0 16: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20 16:52 编辑

14.11.1 158.jpg                                                                                                                  

         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   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65枚。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0 16: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20 16:54 编辑

14.11.1 159.jpg        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0 16: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20 16:56 编辑

14.11.1 160.jpg

                        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中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明古国”的历史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0 16: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20 16:58 编辑

14.11.1 161.jpg            1978年出土时,考古人员在随州一处修理厂内试敲响过编钟。曾侯乙编钟出土后,文化部的音乐家赶到随州,对全套编钟逐个测音。1978年8月1日,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重新向世人发出了它那

浪漫的千古绝响。编钟演奏以《东方红》为开篇,接着是古曲《楚殇》、外国名曲《一路平安》、民族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最后以《国际歌》的乐曲为落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0 16: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20 17:00 编辑

14.11.1 162.jpg
                                              第二次奏响:1984年  198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省博物馆演奏人员被特批随编钟进京,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各国驻华大使演奏了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和创作曲目《楚殇》以及《欢乐颂》等中外名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0 16: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20 17:02 编辑

14.11.1 163.jpg
                   第三次奏响:1997年     1997年著名音乐人谭盾为庆祝香港回归创作大型交响乐《交响曲1997:天·地·人》时,由国家特批再次敲响了编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0 16: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2-20 17:04 编辑

14.11.1 166.jpg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编钟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一九八四年国庆节,当北京天安门前的游行队伍中展出“小平您好”的横幅时,湖北“编钟乐团”再次应邀赴北京,为共和国三十五岁生日献上了以编钟为主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并到中南海怀仁堂作汇报演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四川青云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4-5-17 06:29 , Processed in 0.099829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