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19|回复: 35

嶽麓書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3 17: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1-23 17:21 编辑

IMG_3369.jpg 咸平四年(1001年)李允则请奏书,诏赐诸经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赐建湘西书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办学的遗址上,即岳麓山下的抱黄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岳麓书院。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7)年间,岳麓书院进入了北宋的鼎盛时期。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亲自召见山长周式,对周式兴学颇为嘉许,亲书“岳麓书院”匾额。至今书院所存明代“岳麓书院”刻石,便是当年宋真宗的手迹。在周式执掌下,岳麓书院的从学人数和院舍规模都有很大发展,遂成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关于“四大书院”有多种说法,但唯有岳麓为诸家共推,反映了古之学者对岳麓的推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7: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1-23 17:24 编辑

IMG_3370.jpg 两宋之交,岳麓书院遭战火洗劫,乾道元年(1165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刘珙重建岳麓书院。他还延聘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更加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张栻主教期间,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了一批如吴猎赵方游九言陈琦等经世之才的优秀学生。
张栻像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时人描绘“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这次会讲,也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所以不仅是长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乾道五年 (1169 年)张拭知严州,彪居正任书院山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7: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1-23 17:25 编辑

IMG_3366.jpg 朱张会讲之后,岳麓书院名声更加远播,元代理学家吴澄在《重建岳麓书院记》中说:“自此之后,岳麓之为岳麓,非前之岳麓矣!”绍熙五年(1194年),在岳麓会讲27年之后,朱熹任湖南安抚使,再次来到潭州,重整岳麓书院,颁行《朱子书院教条》。经过他的整治,岳麓书院再次进入到繁盛时期。执事淳佑十年 (1246年)理宗赐“岳麓书院”匾额,别建湘西精舍于书院南。1275年元兵攻破长沙,岳麓书院被付之一炬。岳麓书院几百学生参与战斗,城破后大多自杀殉国。元统治者统一全国后,极力推动书院的恢复和发展,潭州学正刘必大主持重建岳麓书院,仅废10余年的岳麓书院又开始恢复生机。1314年(延元年)郡别驾刘安仁再次主持大修。元末战乱再起,岳麓书院又于1368年(至正十八年)毁于战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7: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1-23 17:27 编辑

IMG_3373.jpg 明初,朱元璋奉行“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政策。重视地方官学的复兴,而不倡导书院教育。全国书院颓废,岳麓书院也因此沉寂了百余年。成化(1465-1487)年间,书院开始逐渐恢复。1432年(宣德七年),由民间集资促成岳麓书院最早的一次修复。1469年(成化五年),长沙知府钱澎再次兴复书院,但不久又废。1494年(弘治七年)长沙府通判陈钢终于使岳麓书院基本恢复旧貌。自明宣德始,经地方官员陈钢、杨茂元王韬吴世忠等多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主体建筑第一次集中在中轴线上,主轴线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至岳麓山巅,配以亭台牌坊,于轴线一侧建立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1507年(正德二年),阳明心学一代宗师王守仁来岳麓讲学。王守仁及其弟子在岳麓书院的讲学是继南宋湖湘学派之后,岳麓书院的又一次重要学派活动,导致了岳麓书院又一个学术繁荣期的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7: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1-23 17:27 编辑

IMG_3372.jpg 自明宣德始,岳麓书院自元毁为废墟,至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开始修复,经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弘治七年至九年(公元1494-1496年)等先后修建,基本恢复旧观,首创崇道祠,并重新办学。期间,经地方官员陈钢、杨茂元、王韬、吴世忠等多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主体建筑第一次集中在中轴线上,主轴线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至岳麓山巅,配以亭台牌坊,于轴线一侧建立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7: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1-23 17:29 编辑

IMG_3378.jpg 清朝廷为褒扬岳麓书院办学之功,先后颁赐“学达性天”、“道南正脉”额,并赐帑赐书,将岳麓书院列为省城大书院,在官府的大力扶持下,书院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顺治初年,书院继续办学。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诏令岳麓为省城书院,赐帑金一千两。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赐御书“道南正脉”额,以褒扬岳麓传播朱(熹)张(栻)理学之功。其后,湖南巡抚等地方官多次拨款以作书院经费。同时,大批有名望的学者被聘任山长。乾隆后期至嘉庆、道光年间,书院的建设进一步发展。期间罗典、欧阳厚均各主院27年,创建和恢复书院古迹数十处。书院办学呈蓬勃发展的景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7: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1-23 17:31 编辑

IMG_3364.jpg 1938年4月,日本战机轰炸湖南大学校园,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毁。1941年4月日机再次轰炸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御书楼、半学斋、静一斋等处均中弹倒塌,文庙大成殿及孔子像被炸毁。抗日战争胜利后,岳麓书院部分建筑被修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7: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1-23 17:32 编辑

IMG_3367.jpg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要求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创办,后相继改名求实书院、湖南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与岳麓书院合并改为湖南高等学堂。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创建于1907年,以造就初级和中学堂教职员为宗旨。辛亥革命后,改学堂为学校,1912年,湖南都督谭延闿首拟创办湖南大学,1912年,湖南优级师范学堂迁入岳麓书院,改名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成立筹备机构,1924年,省议会决议正式筹组湖南大学。1926年1月,省府颁布《湖南大学组织暂行条例》,委任李待琛等十人为校行政委员会委员,李待琛为委员长。1926年2月1日,湖南工专、法专、商专三个专门学校合并成立省立湖南大学,校名匾额悬于岳麓书院大门,并以岳麓书院校舍为第一院。1937年7月,国民政府明令将湖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任命皮宗石为校长。下设文、法、理、工、商五个学院。其后,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迁校复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办学规模扩大,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李达为湖南大学校长。1950年8月毛主席应李达校长之请,为湖南大学题写校名。1953年院系调整,改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58年改为湖南工学院,1959年复名湖南大学。1978年,国务院确定湖南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7: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原一品红 于 2016-1-23 17:33 编辑

IMG_3375.jpg 岳麓书院致力于建设成为培养国学研究、教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建设成为既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又具现代学术研究条件的高端学术平台,建设成为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外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国内一流的国学重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7: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拍摄精彩,欣赏学习,老师辛苦了祝老师周末愉快!

点评

谢谢老师欣赏 !  发表于 2016-1-24 08: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4-6-4 16:04 , Processed in 0.110703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