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豫南山水

立壮志重走西路军征战路 用激情演绎摄影人新神话---李建设重走西路军征战路纪实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8 16: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玉国在认真检查免费维修保养车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6: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人小孩齐上阵保养重走西征路三轮摩托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6: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建设与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张掖会员王玉国(右三)全家临行前合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15: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老李格外亲!
王群老弟辛苦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 20: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雷山一霸 于 2012-7-1 21:00 编辑

      为了尽可能的全面反映李老师重走西征路的艰辛历程,比较客观的反映西路军西征时的历史,作为后方保障团曾建议李老师多拍一些战斗遗址,重点文物以及他们在路上的艰难和被帮助的镜头,多写一些自已所见所闻的第一感受。对其发回的图片也基本上一个不拉不做筛选的上传。敬请欣赏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3: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27日         星期三     阴     张掖

         我们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临行前许多同志们给予了我们积极的鼓励,并且也-再嘱咐安全、健康、平安、顺利,圆满成功!也正是基于同志的祝福和希望给予了我们精神上的鼓励,使我们信心百倍知难而进,克服重重困难。我们家乡信阳市平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亚玲对我们说:你们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不仅代表了我们平桥区人民、也代表了信阳,以及河南。乃至大别山鄂豫革命根据地。要把信阳老苏区人民精神面貌带出去,那就是:宁肯苦干、不愿苦熬、团结拼博、勇于奉献的精神。在红军的摇篮大别山红色的土地上,我们老苏区人民不辜负革命前辈的希望正加倍努力拼博创新业,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变城乡差距已初见成效。这就是我们老苏区人民继承和发扬红军光荣传统的革命精神所取得的成绩。路上注意安全,注意身体,祝你们顺利归来!我们真诚地感谢家乡信阳市平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亚玲的鼓励和支持!一定重走好红西路军征战路来回报家乡人民!

甘肃华亭县的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蒲锁利也在积极地关注着我们,赞扬我们弘扬红军精神不畏艰险,不怕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还不时时地提醒我们在西部高原河西走廊茫茫戈壁,天干水少,困难重重,千难万险。祝我们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胜利凯旋!我们也向这位甘肃的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蒲锁利同志表示了感谢!并祝愿这位著名的摄影家不断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摄影作品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作贡献!

今天整理日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3: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民乐县挺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3: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28日         星期四     阴     张掖一民乐

                   从早饭后就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下午三点,这时才到街上吃午饭。每天夜晚十二点前从未休息过,因此,睡眠长期严重不足,没有食欲,加之饮食上面饭多。还有水土不服,每一个地方的水质都不一样,肚子最敏感它先反映出来等等。这都需要去征服,实际上也就是忍受着。但是,只要是到了革命的纪念地进行记录,劲就来了。

         下午三点半,我们便向民乐县开拔,这也是由张掖向海拔高处行驶。人有反映,车也有反映。这条路是通往青海西宁的。

         傍晚,五点四十分左右,我们到民乐县收费站时,民乐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党史办主任宋轩得知我们巳到民乐,立即驱车同民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应民、宣传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焦德宏到县城北大门来接我们,见面后让我们很受感激。让我们先把行李放入住处,随即带我们去三、四十里外的永固镇。路上陪同我们去的还有县文物局副局长、县博物馆馆长陈之伟,他给我们介绍了该县的历史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等。

         来到永固镇,天就开始下雨了,镇党委副书记夏多瑞陪同我们-行去了永固县老城、无量塔、玉皇庙等旧址。天下着雨而且还很寒冷,进行记录了当年红军到过的地方。永固镇是-座古镇,秦汉年间为月氏,匈奴城,汉和前凉时曾为删丹,汉阳县治。清代于此设协台、游击衙门,把守扁都要塞。康熙4年,定名永固城。当年红军经过这里,并得到休整。1936年,腊月的-天下午,红西路军(红三十军、红五军、红西路军总部)从永昌县过来,迎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冰冻的雪地,浩浩荡荡开进永固城。这支队伍有-万多人,女的多,年轻娃娃多,有穿灰军装,有穿便服的,锅、碗、盆、瓢都在肩上。晚上,永固城里所有的人家,都住着红军,院子里,屋檐下,屋里的炕上和地下都睡满了红军。有的战士没有被子盖,有的盖着老百姓送的被子,有的和衣躺着,什么也没盖,他们太累了,睡下就起不来。老百姓看他们又冻又饿,就拿衣服给他们穿,拿食物给他们吃。红军有着严明的纪律,不随便拿群众的东西,用了老百姓的柴、煤、穿的、吃的都付线,有的给大烟土,有的给银元。红军指挥部设在城西南叶世义家的大院子里。红军来的笫二天,在东湖山上放了几炮,炸开了老财主秦永隆藏粮食、财物的洞子,把粮食、财物都分给了穷苦老百姓。红军拿了些毡子缝毡靴,把软毡子中间掏个洞,从头上套下来,往腰里扎个绳子当棉衣穿。红军休整了三天,于笫四天下午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晚上七点多时回到永固镇政府,晚饭后八点多,我们回到民乐县城,宋轩、陈应民部长和焦德宏主任他们送我们入住后,才离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3: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建设与民乐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党史办主任宋轩(左五)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应民(左三)县委宣传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焦德宏(右一)县文物局副局长兼县博物馆长陈之伟(左-)永固镇党委副书记夏多瑞(左六)等同志在红西路军路过休整的地方永固古城墙无量塔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3: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建设与民乐县文物局副局长陈之伟(右)永固镇党委副书记夏多瑞(左)在当年红军住过的遗址前玉皇庙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5-5-3 21:35 , Processed in 1.42263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