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61|回复: 17

采风攀枝花苴却砚(于仁和区南山工业园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5 09: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7:13 编辑

攀枝花特产:苴却砚

“龙虎风云绕砚床,神工鬼斧著华章,由来巴蜀文渊薮,苴却新葩匹歙端。”四川大学成思元教授的这首诗赞誉的是攀枝花的苴却砚。
石眼,我国制砚史上有”七珍八宝”之说,即在砚上有七个石眼的为珍品,八个眼的为瑰宝,而攀枝花在却砚上石限最多的有200多个,最大的石眼直径在四公分以上,真可谓宝中之宝。苴却砚石眼,千姿百态.或青如碧玉,或红似金瞳,或白如月牙。其形圆如龙眼、鸲鹤眼,长似乌鸦、丹凤。精巧的石眼,既是美和雅的装饰,又给人以丰富的遐想,韵味无穷。
苴却砚因产于苴却县而得名(苴却县,现为云南永仁县,其较量甚丰的苴却石产地已划归四川省攀枝花市管辖)。用苴却石雕刻的砚台,质地精良,细腻如婴肤,坚而不顽,腻而不滑,有发墨不损毫之忧;存墨不腐,积水不固,有哈气研黑之妙;结构细密,抗湿性强,有隔热绝缘之功。既经久耐火,又古色古香,是书画家、鉴赏家的收藏鉴赏佳品。
1984年,苴却石产地偶然被攀枝花市民间艺人所了解,进而深山探宝,开发利用。近年来,本市艺人消化、吸收前人制苴却砚的技艺,并加以创新、丰富,终于雕镂出富有中华民族传统韵味的各种砚式的砚台、砚盘、砚池.其中独龙珠砚、丹凤朝阳砚、荷池蛙鼓砚、鱼龙戏水砚、诗词歌赋砚等,或古朴典雅,或充满现代生活气息。1989年,苴却砚送到北京中国美术馆展览,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主席方毅亲自为展览会剪彩,我国著名书画家启功、黄胄、干家驹、傅杰等为苴却砚赋诗题词,赞誉苴却砚为:“砚中珍品”、“砚中瑰宝”、“确中奇品”。1990年,苴却砚在亚运会购物中心倍受青睐;1991年,苴却砚又在香港展览会上出尽风头。 (摘自:中国通用旅游网)

1053 3 3
03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09: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7:13 编辑



091ぴ ぴ ぴ
02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09: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7:13 编辑



076╪ ╪ ╪
0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09: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7:13 编辑



105㏕ ㏕ ㏕
02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09: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7:13 编辑



076⒅ ⒅ ⒅
02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09: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7:13 编辑



076饣 饣 饣
03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09: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7:13 编辑



076) ) )
03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09: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7:13 编辑



076┠ ┠ ┠
02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09: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7:13 编辑



076ā ā ā
0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5 09: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7:13 编辑



1051 1 1
03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4-6-19 22:48 , Processed in 1.795046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