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82|回复: 95

窑洞人家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9 10: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DSCF2303.JPG

点评

这张效果最好 一种归家的感觉.  发表于 2015-3-29 21: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9 10: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窑洞是一种民居建筑形式,是中国大陆黄土高原地区,例如山西省的特色建筑。主要特点是顶上覆土,内部下面方型上面拱型(应天圆地方之说)。多数后面比前面稍窄,呈喇叭形。常见的单间窑洞宽3.5米左右,高3-4米,深5-9米。前面有木结构、带门和格子窗的外壁。内部墙面上抹泥、熟石灰或掺石灰的泥,还可以贴纸和窗花进一步装饰。窑洞前的地面平整后,在周围围以土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9 10: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9691.JPG 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它是建筑在山坡,土原边缘处,常依 山向上呈现数级台阶式分布,下层窑顶为上层前庭,视野开阔。下沉式窑洞则是就地挖一个方形地坑,再在内壁挖窑洞,形成一个地下四合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9 10: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F2344.JPG 庄窑,也叫崖庄窑,它一般是在山畔,沟边,利用崖势,先将崖面削平,然后修庄挖窑。“陶复陶穴”中的“陶复”,指的就是明庄窑,有一庄三窑和五窑,也有五只以上的,孝义高阳有几个近千年大窑洞,占地2000平方米,一门五窗,窑内可容纳数百人集会。这是民国时期的窑洞特点。也有利用胡同修庄的,由于崖势不高,有得下挖几米再挖窑,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这种庄子被称为半明半暗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9 10: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DSCF2319.JPG 箍窑:箍窑一般是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圈窑顶而成。窑顶上填土呈双坡面,用麦草泥浆抹光,前后压短椽挑檐,有钱的人还在卜面盖上青瓦,远看像房,近看是窑,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石块箍的窑洞称石箍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9 10: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F2312.JPG 纯粹用石头圈成高3.4米左右、宽3米至3.5米的拱形窑洞,多为6~10米深。火炕另盘,形式自取,定有“尺八的锅台二尺的炕”之高低规格。“狗窝,卧下狗,烟洞转开 斗,出烟一袖口,风刮如雷吼。”这是烟洞的标准。此种窑洞大门大窗,经久耐用,光线好。南阳比较多。用料和门面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凿面子粗细。解放前富户多一寸三錾,特富者上马头石,盖厦檐,顶“露明柱”。穷者手锤科四正即可,甚至有垒“人”字墙面的。孝义以南阳村的石窑为最。克俄、南山上、砖窑山有天才石, 自然白色花面,不需要錾刻,只要凿四正即可。门窗以平樯为主梁,上面是半圆,下面方形窗子和门。门有单扇和双扇两种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9 10: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9713.JPG 窑洞的修建,庄面子一般高至九米,长十七至二十三米,用镢头修刮成水波等花纹,正面挖窑三至五孔,侧面根据地形也可挖一至三孔窑,前面取土为平空地,一般为三面筑墙,修建大门门楼。窑洞一般高四米,宽八尺至一丈,深三丈,正面的主窑比其他窑洞略高,作正堂为长辈居住。窑口砌墙安门窗,一般为一门三窑洞或一门二窗,靠窑顶的窗子称天窗。窑内靠山墙均盘有土炕,土炕一边紧接山墙,一边紧连窑壁,留有炕洞门,“烧柴点炕,满窑生暖,主窑坐炕,其乐融融”,修窑洞一般以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避阴就阳。 孝义窑洞的种类很多,细算可分十多种,但按大类分,有三种,即明庄窑、土坑窑、箍窑。

点评

弯月如钩钓旧篇  发表于 2015-3-29 21: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9 10: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_MG_9729.JPG 山西窑洞主要分布在吕梁,指西三县、柳林等地的窑洞式住宅。它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天然黄土中的穴居形式,因其具有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不占用良田,经济省钱等优点,被当地人民群众广泛采用。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多种,一般城市里以石、砖窑居多,而农村则多是土窑或石料接口土窑。主要形式有地坑窑、沿崖窑、锢窑。

点评

红灯古韵醉平仄  发表于 2015-3-29 2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9 10: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DSCF2280.JPG 第三步是扎山墙、安门窗。窑泥完之后,再用土坠子扎山墙、安门窗,一般是门上高处安高窗,和门并列安低窗,一门二窗。门内靠窗盘炕,门外靠墙立烟囱,炕靠窗是为了出烟快,有利于窑洞环境,对身体好,妇女在热炕上做针线活光线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9 10: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斧正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4-6-12 23:42 , Processed in 2.672748 second(s), 4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