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60|回复: 138

纵览虎门大桥 威远炮台 海战博物馆 系列杂片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3 21: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9:35 编辑

纵览虎门大桥 威远炮台 海战博物馆 系列杂片 
           
虎门大桥,在广东东莞虎门镇,众所周知,这里曾经是鸦片战争的古战场,清道光年间,禁烟名将林则徐曾率领虎门军民筑起了百丈铁链横锁大江,凭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金锁铜关抵御来犯之敌。而今,硝烟不再,天青海阔,波澜不惊,天堑变通途,泛舟珠江,但见大桥飞架,横空出世如长虹卧波;信步桥头,则气象万千,穿梭船影,尽收眼底。虎门大桥巍峨横跨江上。
  1841 年春,英舰向岸上清军守兵发炮,守将关天培与将士同仇敌忾,奋力抵抗,寡不敌众,为国捐躯……
  远去了刀光剑影,散去了弥漫的硝烟。1997 年 7 月 1 日,在浪涛汹涌、曾记载民族耻辱的江面上,建成了全长 15.6 公里、象征国家开放、民族强盛的“中国第一大桥”一一虎门大桥,是为了香港的回归而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泛舟珠江,只见大桥飞架,横空出世, 如长虹卧波!
  大桥全长15.76公里,主桥长4.6公里,桥面双向6车道,主跨888米,以跨度大且不用钢锁吊住的高难度造桥技术闻名。虎门大桥的建成通车,跨海连接了虎门、番禺两地,使东莞成为沟通穗、港以及珠江两岸和深圳、珠海两个特区的交通枢纽。
    威远炮台,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海口东岸,是在南山炮台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南山炮台建于公元1717年,位于阿娘鞋岛(威远岛)武山脚,全周52. 5丈,炮位12个,安放大小生铁炮12门。于道光15年(公元1835年)由邓廷桢、关天培奏准于原台前加筑面宽60丈三合土月台一座,设炮位40个。始称南山威远月台,后简称威远炮台。
    威远岛(亦称阿娘鞋岛),位于虎门海口东岸。它与海口中的横档鸟以及海口两岸的芦湾山构成虎门海口的第二重门户,成为广州海路的天然屏障。自明[敏感字]始,朝廷就在虎门海口的山地设置了简易军事建筑物。直至清代,相继在阿娘鞋岛上修建了 南山炮台、威远炮台、镇远炮台、靖远炮台、蛇头湾炮台、鹅夷炮台以及九门寨等防御设施。这些炮台和设施构成了阿娘鞋岛的炮台群体,组成了上、中、下立体交叉的火力网。这些炮台在鸦片战争中均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现存的威远诸炮台基本上保存了清代炮台旧貌。因此,威远诸炮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军事研究价值、社会教育价值和旅游开发利用价值。
    威远炮台位于珠江出口的穿鼻洋北武山脚下,南山炮台前滩岩石正中。和镇远、靖远两炮台形成一“品”字,并与横档、永安、巩固等炮台构成鸦片战争时期虎门海防的第二重门户。炮台间系有铁链木桩于水中,阻碍敌船行驶; 威远主炮台炮台火力交织,控制洋面,在狭长的江面上形成坚固的阵地。威远炮台总共安炮40门,曾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和守军200人,于1841年2月26日浴血奋战的地方,近代战争遗迹尚存。
    威远炮台是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之一、虎门海口防务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保留得最完整、最有规模的古炮台之一。炮台雄伟壮观,平面呈月牙形,全长360米,高6.2米,宽7.6米,底层均用花岗岩垒砌,顶层用三合土夯筑,非常坚固。全台有券顶暗炮位40个,沿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炮位。是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中规模最大、配炮最多的一座指挥台,民族英雄关天培就在这座炮台中坐镇指挥广东水师英勇抵抗英国侵略军的进攻。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先生在他执导拍摄的电影《鸦片战争》影片中,曾将威远炮台作为实景拍摄地之一。
    威远炮台与镇远炮台、靖远炮台相连,是珠江咽喉的“锁喉骨”,炮台雄伟壮观,各高2.9米,宽4.2米,深6.6米。沿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地位,每个炮位两边各有一个储蓄室。暗炮洞后面由一条2米宽的露天炮巷沟通,炮巷后面还有一条相距2米多的护墙,墙上设有枪眼,万一敌军上岛仍可以坚持抵抗。炮台内围有官厅1座,神庙3间,兵房12间,药局1座,码头1个。原来炮台的东西两头各有券项城门1座,控制着烟台两端唯一的通路。整座炮台背山面海,内有广阔的平地回旋,结构严谨,险要壮观。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进行维修,现大部份仍保存完好。
    鸦片战争博物馆[亦称海战博物馆],常年坚持向国内外游客开放。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上就可以看到虎门大桥及威海炮台景区的全面而壮丽的景观。
    博物馆内部为环绕式结构,既美观大气,又便于人们参观。馆内分别为:《鸦片战争海战陈列》、《虎门海战》半景画,是该馆的基本陈列。前者形象地表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军事力量的对比,及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故事;后者以写实的绘画、逼真的地面塑形,与现代声、光巧妙结合,生动地再现1841年2月26日虎门海战的悲壮场面。海战陈列在形式设计上注重营造海战氛围,如英军舰造型与清炮台造型对垒,其间用虎门海口的沙盘相连接,海战特色跃然突显,具有真实强烈的感染力。宽阔的虎门海战半景画是军事博物馆画家们的集体智慧结晶,以写实的手法,逼真地对地面形势和数千余人物形象塑形,并加入立体音响效果和解说,把150多年前的虎门保卫战中,关天培、陈连升率中国军民抵御外侮、誓死捍卫祖国每寸土地的民族精神的恢宏悲壮场面传送给观众,使人们犹如跨过时空,亲临历史的现场。禁毒展览馆是全国禁毒三大教育基地之一,通过图片、文字、实物、雕塑以及辅以空间造型,使毒品的危害让人们观之有切肤之痛。
    馆舍面对珠江入海口,大门外是空旷的宣誓广场,几百米处便是威远古炮台群,长虹卧波的虎门大桥清晰可见,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公路悬索桥。大桥、博物馆、古炮台群交相辉映,历史、现实与未来,在这里形成时间、空间和纵深的交接。这种景观绝无仅有,这种气魄足以震撼万千海内外游人和观众的心灵!!

  遍游神州  摄影  2014年2月13日   于蜀中巴蜀揽胜楼书屋
一一广交天下旅朋艺友,遍游神州壮美河山,讴歌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一个人的权力和职位是短暂的,金钱和物质是有限的,唯有人品和艺品是永恒的。 牛年是我的本命年,我属"火牛"。我愿将我的毕生精力投入到艺术生命中去,直到生命的终止。一一遍游神州  人生格言三则。

603く く く

点评

记录历史,宣传历史,铭记历史  发表于 2014-2-15 12:59
遍游神州老师的文笔和拍摄已经够牛了。再牛就不得了了。哈哈。  发表于 2014-2-14 20:12
hhl
精彩。  发表于 2014-2-14 17:04
人品高尚  发表于 2014-2-14 07:32
精彩介绍  发表于 2014-2-14 06: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3 2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9:35 编辑

纵览虎门大桥 威远炮台 海战博物馆 系列杂片 


603ⅹ ⅹ 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3 21: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9:35 编辑

纵览虎门大桥 威远炮台 海战博物馆 系列杂片 


587╲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3 21: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9:35 编辑

纵览虎门大桥 威远炮台 海战博物馆 系列杂片 


583Ы Ы Ы

点评

构图漂亮  发表于 2014-2-14 12: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3 21: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9:35 编辑

纵览虎门大桥 威远炮台 海战博物馆 系列杂片 


612╲ ╲ ╲

点评

构图漂亮  发表于 2014-2-14 13: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3 21: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9:35 编辑

纵览虎门大桥 威远炮台 海战博物馆 系列杂片 


583w w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3 21: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9:35 编辑

纵览虎门大桥 威远炮台 海战博物馆 系列杂片 


583一 一 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3 21: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9:35 编辑

纵览虎门大桥 威远炮台 海战博物馆 系列杂片 


612Β Β 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3 21: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9:35 编辑

纵览虎门大桥 威远炮台 海战博物馆 系列杂片 


583ワ ワ ワ

点评

漂亮  发表于 2014-2-14 11:45
漂亮!  发表于 2014-2-14 09: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3 21: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君》 于 2015-7-23 19:35 编辑

纵览虎门大桥 威远炮台 海战博物馆 系列杂片 


587э э э

点评

漂亮  发表于 2014-2-14 11: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4-6-11 18:17 , Processed in 0.130274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