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5|回复: 3

【转帖】 社会纪实摄影必须有价值自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5 21: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社会纪实摄影必须有价值自觉

                                         (在“四月风”摄影网站“当代语境下的摄影价值”研讨会的发言)



   近年中国的社会纪实摄影显得后继乏力。回顾文革结束时期,以四月影会为代表的社会纪实摄影潮流有一个相当锐利的开端,这和西方社会纪实作品陆续传入大陆的影响相关,更主要的契机是人文理念开始张扬与改革开放的理想导向型社会互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社会逐渐转入利益导向型,我们的社会纪实摄影受到同样的影响,步履艰难这很当然。
简要盘点近三、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纪实摄影(暂且不包括新闻摄影)的成果,只要和历时的社会变动以及我们对当下的现实体验做一个比对就很说明问题。

    1980s年代,主要有设立经济特区,实现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倒爷;1990s年代,国企改制,职工下岗潮,农民工潮(农村开始出现抛荒),同时教育、医疗、住房市场化改制,之后逐渐出现严重“三难”,城市化高歌猛进,西部大开发启动;2000s年代,加入“世贸”,GDP挂帅,振兴东北老工业和建设新农村启动,而2006年废止千年农业税、土地流转(强拆)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企民企博弈特别令人瞩目,还有奥运和汶川大地震两个大事件;2010s年代,世博会、罢工讨薪等群体事件,中小企业困境和民间高利贷互生,上下焦虑的通货膨胀,微博大舞台上演左右思潮大碰撞。
简要梳理,较有模样的纪实摄影(专题)集中在经济特区、农民工潮、教育医疗改制、城市化、奥运、世博、汶川大地震等方面,约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基本空白或者稀薄。

再看改革开放以来“新人口”方面,在新闻媒体和网络社会上经常亮相的“新人口”有:

农民工、包工头、农二代、定岗工、进城小商贩;

下岗老工人、新生代技术工人、罢工者;

基层城管、拆迁、新农合等,民选村官、居民自治组织;

少数民族、乡村信众、城市家庭教会;

信息化、文化创意、高端制造等产业的新兴复合人才阶层;

企业经理、白领等中产阶级;

公共知识分子、政治倾向者;

民营企业主、金领新富人、富二代;

国企央企高管、金融企业巨薪高层;

跨国企业代理人、关系官僚;

公务员、独立参选者、政治明星、权贵者、官二代;

特性阶层:股民、贫民窟族群、农村妇女儿童、黑产业、黑社会、时尚小资。

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人们日常就能感受到的轮廓,同样,我们纪实摄影留下大量空白,人物长卷中站着众多的农民工、少数民族、乡村信众、贫民窟族群、农村妇女儿童、性工作者、时尚小资(私摄影),同样四分之三的社会框架性“新人口”是看不到的。

固然,不能要求社会纪实摄影进行事件和人群的“全覆盖”,至少应该对重要节点有所攻取有所触碰,然而社会历史轮廓很不完整和社会族群的框架性塌陷,只能说明我们这个摄影器材销售最牛逼大国中,摄影人的理念、视野和感觉出了大毛病,一个社会大变革提供的时效性影像富矿正在被浪费。例如,笔者曾经试图收集“免除农业税”的图片,关于这个千年拐点,好的表扬性新闻图片都不多,更别说前后状态比较的深度纪实了,难道它的重要性比不上画册如潮的奥运和汶川大地震?

仅此,我们也有理由反思自己的摄影价值自觉。


一,本义回归,直面现实


社会纪实摄影最擅长的功能和伟大意义在于言说社会、介入社会,是带有社会学性质的言说诉求型影像文本,优秀文本的视觉成就自然也归入一种文化作品。然而,当作品意识在潮水般的艺术评赛、市场拍卖中被不断强化,就可能被异化成作品诉求型文本,社会与它的联系不再是评论、推进的对象而成了个人发挥艺术才气的“创作题材”,纪实摄影也被理解为一种“摄影艺术体裁”、“风格流派”,再追逐、汇入流行题材以后,摄影作者就可能失去对社会现实真正迫切课题应有的敏锐,那样的记录整体集合起来就暴露上面所说的社会轮廓缺失和人群结构塌陷,形成社会影像的结构性失真;当然,这同时纪实摄影本身影响力地位也下降了。


明乎此,回归社会纪实摄影的本义,摄影作者在这个大变革时代直面现实是第一位的,观察和发现新的阶级阶层,观察和发现新的环境变动,观察和发现新的阶段特征,这是社会纪实摄影的本分。


比如,“农民工题材”貌似已成黄花,其实现在农民工这个阶层抑或新阶级的从个体讨薪发展到团体讨薪、向往成为市民而不得等等新现象,面临着新身份确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遭遇体制和资本双重图谋甚至合谋、他们热切盼望和欢迎新的改革变化,他们是仍在发展的族群,新的视觉现场非常丰富,为什么纪实摄影不采集他们的新表情、新故事、新现场、提示公众的新思考?同时,摄影评论应该对这种呈现流变的影像进行社会学意义的评价而不仅仅停留在风格、秉性、媒材等等的陈旧话题上“新翻杨柳枝”。


困难之处在于,除了当下各种艺术思潮碰撞、人们依然来不及对社会纪实摄影直面现实的优秀传统再梳理、再思考,还在于体制应当在进一步改革中释放宽容度,而摄影评论则需构建对影像进行社会历史学视角的新评价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5 21: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茶山行 于 2012-5-25 21:47 编辑

困难之处在于,除了当下各种艺术思潮碰撞、人们依然来不及对社会纪实摄影直面现实的优秀传统再梳理、再思考,还在于体制应当在进一步改革中释放宽容度,而摄影评论则需构建对影像进行社会历史学视角的新评价体系。


下载 (73.73 KB)
2012-4-30 04:29


占有兵关于拉线工(流水线定岗工)的专题,采集了农二代季节性工人的影像。而在大型先进技术制造企业例如造船厂,长期固定的高级技术产业工人也正在形成。他们支撑的中国制造业实体经济是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主力之一。


二、本土课题,触动公众


学习西方纪实摄影的要义,在于理解西方优秀摄影师个人秉性经历、他们本土社会文化塑造、他们本土特定课题交织成他们优秀文本的内在形成机理。他们的作品将特定内容和形式创新紧密结合,魅力十足、夺人眼球、令人艳羡,于是,一不小心,我们便会在赞赏形式的同时,也接受“这种内容题材最合适”的强烈暗示,使自己视野受到限制。例如,西方发达国家在1960s年代基本完成工业化,这引起“新地形”等流派对于环境异化的关注,然而面对难以再变的现实。他们以重拍、类型化等方式书写出一幅幅慢节奏的哀惋影调。无疑,它们对中国的社会景观摄影产生重大影响,异化与哀惋一时风行。这不能说没有批判意义,然而更多的泛指性描述和艺术思辨气质却难以触动本土公众行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有自己更为紧迫的现实课题,“希望工程”和“垃圾围城”那样“本土+特指+实效”更是当下迫切需要的影像文本;各地并不有名的许许多多周遭日常课题也对公众观念和社会进步起着潜移默化的功效,它们的影像舆论合力同样不可小视。


笔者并不反对摄影的多元化探索,但是摄影人应该具备“本土课题、本土公众”这两大基本的文化自觉。当下十分红火的当代艺术摄影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


事实上,回看我们在本文开头开列的“清单”,当下中国令世界摄影家“眼红”。中国本土现实之课题重大、渗透日常、数量普遍、变化迅速、状态各异,实为世界罕见。许多摄影发达国的作者们因为本国状态过于稳定,只好跑到冲突、灾难地区去寻“题材”,哪里像中国,正是一个社会纪实摄影的黄金时代。

我们拥有本土课题创新的丰富对象资源,缺少的恰恰只是质朴的本土文化自觉。



下载 (26.44 KB)
2012-4-30 04:29


河北廊坊成文军的社会景观摄影:各地毛泽东塑像专题。塑像既有以前留存的,也有近年新建的。作者探寻的是一种令人深思的历史逻辑和国民观念深处,独特的本土关怀使其不类“希望工程”、“垃圾围城”的当下功效,然极具绵长厚重的研究价值。


三、本体视觉,袪媚求实



一直以来,社会纪实摄影“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这个传统理论范畴被一再地低层次争论。我想,我们是否到了跳出这个怪圈的时候?



很久以前,在“艺术”还是个严谨学问的时候,那样探讨并无不可;现在,精致艺术经由古希腊到后现代整整一个大轮回,打从上世纪中叶杜尚把小便池塞进艺术殿堂,跌下神坛的艺术业已去崇高、大众化,到当下水银泻地般商业化、娱乐化、消费化,纯艺术也把所有花活、流派发挥到极致、只能玩芜杂的拆散重构,再有突破性理念创新的空间实在是不多了;笔者疑心厚道的社会纪实摄影再和“泛艺术”调情怎么会有健康的产儿?闹笑话直至假照片已经够多了。



既然社会纪实摄影的本分是探究社会、提供线索、呼吁进步,那么,在影像的视觉表达上应该具备自己的、与其它虚构视觉艺术足以区别的品格,起码对“泛艺术”标准的借用进行切割。这个话题也比较大,需要大家一起来探讨。至少在笔者看来,纪实摄影可以超越艺术同样达到另一种视觉价值高峰。比如,作为真实典型人物和环境的视觉精准和视觉生动;摆脱源自绘画虚构性的“构图法则”、 强调对象自身模样与信息要点的视觉呈现;视觉现场感比“美”的意境更重要;借由精到的视觉线索可以推认社会关系和社会意义;对象实在的情感与作者个人情感倾向的视觉融合;面对同一对象探索完全不同的视觉呈现思路;视觉技术元素发挥在实录中的分寸感;特别是,摆脱“单幅思维”建立专题“整体视觉”,以及专题序列的视觉流程与所示社会的相应相称,等等等等。



生活激流的逐浪推进万千气象,种种现实课题经常同时提出视觉难题,足以激发纪实摄影实验、构建自己的视觉思维,我们同样面临黄金机遇!可惜,我们仍然在浪费命运之神的眷顾。笔者相信真正优秀的实录影像文本,它不追求艺术,但经得起艺术分析。它未必是艺术作品,但可视化的人文价值可以超越艺术;然而,这需要我们提升本体视觉的文化自觉,进行并非沉溺于工具性自恋的新开拓——现实主义会给现“视”主义丰厚的回爱。





下载 (34 KB)
2012-4-30 04:29



马丁·帕尔的“最后的度假村”(1985)。在一个破落休假村的典型环境中呈现一个典型中产阶级家庭的窘景,他的精准视觉反被大师看成怪物。而从现在的美欧经济危机回看那个作品,几乎就是一个可视化预告了。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6 19: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人深省的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7 03: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题目太大了,深思,苦思后仍无法得到答案~~

继续修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四川青云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4-5-2 19:10 , Processed in 0.088464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