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豫南山水

立壮志重走西路军征战路 用激情演绎摄影人新神话---李建设重走西路军征战路纪实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8 17: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建设与将台堡摄影人苏平贵(左二)及青少年在将台堡纪念馆。在将台堡大门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7: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雷山一霸 于 2012-9-8 17:18 编辑

驶进西吉兴隆镇,红四方面军笫二十五军在这里与当地回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7: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走红四方面军路李建设与西吉县文化艺术中心将台堡纪念馆长刘成才(右一)兴隆镇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寺主任拜福贵(左二)及县文化馆王海邦(左三)刘文胜(右二)王军(左-)在陕义堂毛泽东路居旧址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7: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走红四方面军路李建设与将台堡纪念馆馆长刘成才在西吉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寺毛泽东会见阿訇旧址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7: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走红四方面军长征路李建设与西吉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寺主任拜福贵(左三)将台堡纪念馆馆长刘成才(左二)及县文化馆的王海邦、刘文胜、王军同志在陕义堂清真寺,当年红二十五军程子华写给清真寺的锦旗"回汉兄弟亲如一家"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7: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8日         星期二     睛     西吉一隆德     

                            上午,在我们出发前向西吉县委办马玉虎秘书辞别,并请代我们向张杰主任问好!感谢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向将台堡乡挺进,刚出县城在一加油站前打听路时,该中石油加油站的员工赵小龙见到我们得知我们是重走红四方面军路的后,说什么也要我们在他穿的新衣服上留字签个名。并说你们重走红军路实在是不容易,你们的精神令我十分敬佩!为了记住你们,请求你们给我签名留念。我们见他心情十分迫切,就在他的上衣签下:重走红军路!信阳李建设。他连连表示感谢,并说:路上道窄车多,你们要注意安全。祝你们成功!我们向这位热爱红色文化的年轻人赵小龙表示了谢意。

         从县城到将台堡三十-公里,如果是汽车最多也不过十多分钟。对于我们的三轮摩托车那就需要一个多小时左右。况且这里仍都属于高原地带。上午十一点多,我们走进乡政府,向乡干部了解些情况,并给我们盖了章。随后我们就去在乡政府马路对面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辛亏在纪念园旁边开照相馆的热心人苏平贵为我们找到了拿钥匙的人,打开了纪念碑前的大门,还陪同我们一起参观了纪念碑。他又找到了将台堡纪念园大门的钥匙,领我们又进堡子。将台堡在葫芦河东岸的一个小镇。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代,秦长城由此经葫芦河向东延伸,构成了-道古老的军事屏障。将台堡最早修筑于北宋,历代都有所修,城堡东西长70米,南北宽68米,堡墙高10米,大门朝南开。堡子的门头上是薄一波先生题写的” 将台堡” 三个大字。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总部就曾设在将台堡内。

         辞别了热心人苏平贵,我们继续南行约十五公里快进入兴隆镇单家集时,路遇西吉县文化艺术中心将台堡红军纪念园馆长刘成才所带领的县文化馆的王海邦、刘文胜、王军三位同志,得知我们是重走红四方面军路的,并且已经走了几个月了,很敬佩!听说我们要去单家集革命旧址。便当即答应带我们去。刘成才馆长还是-位作者,利用了八、九年的时间编著了一部反映红军历史的<<红军连>>长篇小说。最近,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发行。我们向他表示了祝贺,并祝愿顺利出版发行。

         走进单家集单南清真寺,据碑文介绍:该清真寺亦叫”陕义堂” 。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陕西反清农民领袖白彦虎往俄罗斯过境之时为遗留散居者建立的西吉境内陕西回民的笫-个清真寺,故称”陕义堂” 。在当地老人们的回忆中:赞扬红二十五军是笫一支来到单家集的红军部队,铁的纪律和尊重民族政策的这支仁义之师迅速嬴得了回族同胞的拥戴。刘成才馆长还让陕义堂清真寺主任拜福贵给我们介绍了当年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路居这里时受到群众的欢迎,与陕义堂清真寺以及回民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刘成才馆长还代表清真寺拜福贵主任赠送给我们一本<<红旗漫卷>>-书。我们向他们表示了感谢!

         离开了单家集,我们向隆得县开拔。这里都属于海拔高的地区,大约在海拔2000米左右。下午五点左右,我们来到隆德县委办(因为该县没有党史办),一位陈副主任将我们的情况向县委办公室主任汇报后,不但不给提供党史资料,也不给盖章。反而还推我们到县委宣传部。我们只好来到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何维刚和同志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了红军在隆德的历史,又帮我们联系县档案局查找党史资料,还为我们盖了章。并且,也给我们提供了住处。我们向何维刚主任和宣传部同志们表示了感谢!

         随即,我们来到县档案局办公室,杨斌秘书赞佩我们的精神,很热情地给我们翻阅复印了<<红军在隆德>>的党史资料。我们向他热心帮助表示了感谢!

         1935年8月15日,红二+五军进入隆德县兴隆镇(今西吉)一带休整,并派出便衣来隆德县城侦察。当时隆德县驻有国民党军刘宝堂部新编笫十旅-个营和隆德保安队100多人。在得知红二十五军东进消息后,分170多人上北象山构筑工事,50多人占据城东制高点堡子山,100多人连同县政府人员留守县城。8月17日,红二十五军大部队从兴隆镇、单家集出发,沿好水川东进,经贺家堡子、姚杜家、上马家嘴、毛李家、杨家河、串河、牛家河、王三道进入红土路村。另一部策应部队从贺家堡子附近的陈田玉村上山,经李哈拉、彭家阳洼到神林阎家庄子,再经沙塘铺向隆德县运动,并警戒西南公路。当天12时许,一部分红军在北象山与敌接火。红军以一个排兵力冲锋,国民党军队听到枪声即溃逃入城。红军占据北象山,架起机枪掩护部队从北墙攻城。下午2时许,守城部队出南门逃跑,县长林培霖及政府要员连同堡子山守敌逃至石窑寺躲避。红军占领县城,缴获步枪3O余支,俘虏保安团团长李蔚然和张鹏飞、贾仁贵等,就地处决了司法厅秦厅长,破监放出”囚犯”30多人,并在王三道村和红土路镇压了教育局长王承烈和罗堡头。打开粮仓,救济贫苦农民。当天,毛炳文部乘汽车从界石铺东进,马鸿宾部三十五师自北横东截堵,红军为提防东西夹击,黄昏时将县城部队撤回红土路村。深夜1时许,先遣部队从红土路出发经张银、水磨、蔡家湾、杨家店,翻六盘山。大部队于晨6时在好水伏龙寺集结后翻六盘山东进,于9月18日到达延川县永坪镇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

         自我们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以来,武汉大学陈文晋教授也始终在关注着我们,他高度评价了我们重走鄂豫皖走出去的红四方面军西路军征战路的精神,敬佩我们的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很少人有的,而且,时间跨度长几个月。加之,西部的环境气候等等。只有你们敢于同自然环境,以及生命的极限进行挑战,去完成和实现自己的追求那就是:弘扬中国工农红军笫四方面军的革命精神。你们也要注意身体,注意休息。长途拔涉的路上注意安全。相信你们-定能成功!当今社会就是需要你们的这种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7: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走红四方面军征战路李建设与宁夏隆德县委宣传部何维刚主任合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7: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隆德县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7: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9日         星期三     睛     隆德一平凉一镇远

                            早上,甘肃省著名摄影家、华亭县的蒲锁利打来关心询问的电话说:多天来巳没有见到你们的日记传上网了,心里也很挂念你们。我们告诉他:由于一直处在赶路,所以也没能顾上把日记发出去。巳于昨晚抵达隆德县。我们对他的关心表示了感谢!

         昨夜,我们收到了北京红四方面军军史研究专家夏宇立老师给我们发来了河东(即没有渡过黄河的红四方面军)的红四方面军笫四军、笫三十一军在陕甘宁的战略路线,涉及到甘肃的平凉、镇远县,山高路又陡,路又不好走。便临时动议决定乘车前往两地。因这里天渐凉,早晚的温差也越来越明显。实际上这里仍是高原,相距十几里天气就不同。所以,我们也想加快前进步伐,早-天到达陕北延安。

         谁知这里的长途汽车也比较少,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挤搭乘上了过路的班车。刚出县城就翻越六盘山,这座山海拔37OO多米。前些年终于开通了隧道,就不必爬山走盘旋陡峭的六盘山了。而爬山的老公路现已作为红色旅游上山的专用道路了。但也可算作为备战路。因前不久六盘山隧道塌方,停止使用了一段时间,便启用了老公路,爬山走盘旋陡峭的六盘山上过去。据老百姓说:这也是刚重新通车不久。汽车穿过约二、三公里长左右的隧道后,便是下漫长山坡,直至平凉。

         上午十点半,我们进入平凉市,来到平凉市委党史研究室,热情快畅的李雪莲秘书接待了我们,得知我们是重走红四方面军西征路后又重走黄河以东红四方面军路的,十分敬佩我们的精神。给我们介绍了历史上记录比较多的还是红二十五军在平凉待的时间较长,遗憾的是没有什么旧址了。她积极地给我们提供了<<党在平凉地区的早期活动>>、<<人民军队在平凉>>二本党史资料。并给我们盖了章。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决定到镇远县去。便辞别了李雪莲秘书她们,我们就立即赶往平凉汽车东站,买上了上午十-点二十分到镇远的车票。在车站以及在车上我们不论走到哪里就把宣言书发放到哪里,使人们通过我们这份宣传资料简要系统地了解到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英勇的红四方面军军史。以及河南信阳老苏区的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人们也是争相索要,我们则尽力满足他们。

         下午三点十二分才到镇远县,顾不上吃饭。我们就来到镇远县委党史办,路少华、常小平、李朝霞三位同志接待了我们。送给我们-本<<中国共产党镇原历史>>,也为我们盖了章。并告诉我们说:革命旧址早已不复存在了。我们向他们表示了感谢!又乘下午四点十五分的班车往平凉返。这里的车跑的很慢,从镇原到平凉一百公里的路程接近用了三个半小时。晚上七点半才到平凉市,想赶回隆德县但班车早已没有了。为尽快赶回隆德(6o公里)县 ,便只有租车回,到隆德时巳是夜里九点多了。通过翻阅镇原县党史资料了解到:最早来镇远的是红二十五军,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二十五军在1935年8月30日进入镇远新城、平泉原一带休整、筹粮。9月2日,全军3400多人从大岘、杨咀越过蒲河、进入庆阳县,经过合水、华池等地进驻永宁山,受到了陕甘苏维埃政府和红军代表习仲勋、刘景范等领导的热烈欢迎。15日,到达延川县永坪镇。18日,在永坪镇与刘志丹等率领的陕甘红军会师,改编为红十五军团,继续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在长征过程中,有力的牵制和打击了围堵中央红军的国民党军队,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贡献。红二十五军的到来,加强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力量,为迎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入陕甘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做好了准备。毛泽东对红二十五军给予高度赞扬,曾对<<大公报>>记者范长江说:” 徐海东部由陕南经陇东到陕北,乃偶然做成中央红军之向导” 。

         自我们今年重走红西路军征战路以来,家乡中共信阳市平桥区委书记王继军也很关心我们,给我们发来了信息:辛苦了,保重身体!对我们在艰辛的征途上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关心关爱和激励。使我们进一步充满了信心,鼓足了勇气。拿出大别山人的那种骨气和勇气,那就是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持之一恒,知难而进,又胜不休的精神。请领导放心,作为我们两位老党员决不辜负您和全区人民对我们的希望,沿着当年红四方面军走过的路,认真记录历史,弘扬红军的精神。宣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信阳老苏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的巨大成就。我们会-定重走好从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走出去的中国工农红军笫四方面军的路,弘扬无数红军先烈们的光辉业绩,激励人们学习发扬红军精神,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相告家乡的王继军书记:我们高举着中国工农红军笫四方面军军旗和河南信阳人重走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路、长征路、西路军征战路的旗帜,完完整整的重走了红四方面军的历程,并代表家乡父老乡亲成为共和国有史以来的笫一人;我们也是共和国有史以来笫一个为西路军健在的老红军看望慰问并为他(她)们每人赠送一套红军军装;我们也是第一个为红军的后代每人赠送一顶红军帽,激励他们发扬父母红军精神,为建设更加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做出新的贡献。我们也是共和国有史以来笫一个一路缅怀祭奠悼念红军烈士墓、纪念碑,并代表家乡市、区委、政府为河西走廊、新疆、青海的红军烈士墓、纪念碑敬献花圈、花蓝。一路发放《重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略转移路、长征路、西路军征战路宣言书》的人。请领导和家乡父老乡亲们放心,有您们的关心和激励,有沿途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我们一定克服一切困难,圆满顺利到达延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7: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走红四方面军征战路李建设与甘肃平凉市委党史研究室,李雪莲秘书(左)及办公室的同志在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5-5-4 03:37 , Processed in 0.4811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