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7|回复: 31

西双版纳随拍(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 0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西双版纳随拍(一)


0614A6826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7贡献 +66 收起 理由
一叶兰 + 5 赞一个!
乐山老农 + 11 赞一个!
冰彬映雪 + 13 很给力!
段智强 + 9 赞一个!
方脑壳 + 10 很给力!
浪子-0928 + 5 漂亮!
蒙泽银 + 1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 14: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焦概念与清晰度噪点的关系
不太深奥,如果你仔细看完,那你可以解决80%以上之前不理解的对焦问题!
对焦点的数量多少有什么用?人们常说的十字型对焦是怎么回事?双十字对焦又有什么优势?
何为十字型对焦传感器?
在白纸上画上一条直线,拿起你的相机,对着这条直线对焦,如果无论你横拍或者竖拍都能够对这条线进行对焦,那么恭喜你,你的对焦点是十字型对焦,而如果你的对焦点只能横拍时对焦,竖拍时无法确认焦点,那么很遗憾,你的相机的这个对焦点是纵向线传感器!
上面说的就是十字型对焦传感器与线性传感器的区别,相机的对焦的系统中,纵向线性传感器对横向线条敏感,而横向线性传感器则对纵向线敏感。
所谓十字型传感器就是说配置了纵向和横向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以做到对横向和纵向线条都敏感对焦。
     在现在主流的相机对焦系统中,中央对焦点几乎都标配了十字型对焦传感器,而除了中央点之外,各个品牌之间的不同定位相机之间就有很大区别了。
在实际使用中,也并非说线性传感器效果就一定差,因为实际拍摄中很少有环境是单纯的横线或者竖线,所以线性传感器在大部分情况下依然能够准确合焦。
所以如非特殊需要,玩家可不必纠结于除中央外的焦点是否采用了十字型传感器。
上面所说的横向或者竖向传感器是大多数相机的排列方法,当然也有一些传感器并非水平或者垂直排列,如佳能的EOS50D,中央对于F2.8的双传感器就是呈“X”型的45度角排列。
何为双十字型对焦传感器?
先来说一下拥有双十字型传感器的品牌:佳能、索尼、奥林巴斯,很遗憾尼康、宾得没有,即使是尼康最顶级的D3x也没有配备双十字型传感器!
在十字型对焦传感器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十字型对焦传感器,不就是双十字型传感器了吗?没错,你答对了, 但这么解释双十字型传感器又并非完全正确,因为放在佳能和索尼身上就不适用了!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十字型对焦传感器都是指F5.6对焦传感器,而双十字型传感器中的另外一个十字型传感器则是指F2.8对焦传感器。这两个传感器有很大区别,F5.6对焦传感器是指在最大光圈为F5.6的镜头即可正常对焦,适应镜头非常多,大家可以去翻一下镜头资料,即使现在最入门级的18-55套头,最大光圈也达到了F5.6,所以几乎所有厂商的十字型传感器都为F5.6对焦传感器。
而F2.8的对焦传感器则只能在使用最大光圈大于F2.8时的镜头才能参与工作。
由于镜头光线的原因,F2.8传感器对焦更加精确,而F5.6对焦传感器对焦更快,兼容性更好!
比如50mm/F1.4的镜头,如果在佳能和索尼的双十字型对焦传感器相机中,那么对焦时F5.6对焦传感器和F2.8对焦传感器都会工作,快速而精确。
而如果是类似24-105mm/F4.0这种镜头,那么对焦时则只有F5.6对焦传感器能够工作,F2.8对焦传感器此时只能选择打酱油!
如果你疑惑F5.6对焦传感器只能对于最大F5.6光圈,而在使用套头开到F16或者更小光圈时为什么还能够对焦的话,那很好解释,因为在使用套头时,无论机身控制光圈为多大,在进行对焦时,光线进入对焦传感器的夹角都是F5.6时的数值。
所以在使用F16光圈时仍能对焦,而如果使用手动镜头在镜身将光圈收到F16的话,无论F5.6对焦传感器还是F2.8传感器都无法工作!
F5.6与F2.8传感器工作原理:
先来看一下F5.6对焦传感器与F2.8对焦传感器所组成的对焦模块(1Ds Mark III)
上下两块为F5.6纵向对焦传感器对横向线条敏感,左右两块为F2.8横向对焦传感器对纵向线条敏感,不用看别的,只需记住两块F5.6对焦传感器的距离小于两块F2.8对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了!
被摄物体先被第一块透镜聚焦在焦平面上,然后在通过四个不同的透镜投射在相应的对焦模块上,1楼的图中我们可以看作是在使用F2.8以上光圈镜头时的光线路径,此时有光线可以分别投射在F5.6和F2.8的对焦传感器上,F5.6和F2.8的对焦传感器都可以工作。由于此时光线被分的更散相位检测更加准确。
打个比方,如果F5.6传感器被分到了5份光线的话,由于F2.8传感器距离更大,光线又被分的更散,可能会被分到了8份,从8份数据中选择一份数据显然比5份数据中选择一份精度更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F2.8对焦传感器的精度更高!
如果光圈变小,比如为F5.6时,光线进入对焦系统的角度也会随之变小,此时的情况是可能距离更大的F2.8传感器才能进行对焦,由于光线分数可能更少,对焦传感器无需更多的判断,因此对焦更为迅速!
那么如果在两个F2.8之间再加入一组F5.6对纵向线条敏感的传感器,同时将F2.8对焦传感器旋转45度,再加入一组垂直的F2.8对焦传感器的传感器,那么这就是佳能EOS 7D的双十字对焦传感器,也就是目前最顶级的”米”字双十字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理论上比“井”字型双十字对焦传感器更具优势,因为可以感受线条的方向更多。
当然,F2.8对焦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对比F5.6对焦传感器的优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十分明显,否则一向以对焦系统著称的尼康也不会至今没有开发F2.8对焦传感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 19: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tony4030 发表于 2024-1-1 14:10
对焦概念与清晰度噪点的关系
不太深奥,如果你仔细看完,那你可以解决80%以上之前不理解的对焦问题!
对 ...

谢谢老师分享,受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 19: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tony4030 发表于 2024-1-1 14:34
现在看片隐藏了图像参数,这不利于交流!过去还有看拍摄参数的机会!!现在彻底关闭了!实在不明白为什么 ...

老师细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 0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0614A68461.jpg

点评

点赞: 5.0
点赞: 5
  发表于 2024-1-1 09:25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10 收起 理由
方脑壳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 0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614A67751.jpg

点评

点赞: 5.0
点赞: 5
  发表于 2024-1-1 09: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 0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614A67851.jpg

点评

点赞: 5.0
点赞: 5
  发表于 2024-1-1 09: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 0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614A68061.jpg

点评

点赞: 5.0
点赞: 5
  发表于 2024-1-1 09: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 0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614A68181.jpg

点评

点赞: 5.0
点赞: 5
  发表于 2024-1-1 09: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 0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614A68221.jpg

点评

点赞: 5.0
点赞: 5
  发表于 2024-1-1 09: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 0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614A68231.jpg

点评

点赞: 5.0
对焦概念与清晰度噪点的关系 不太深奥,如果你仔细看完,那你可以解决80%以上之前不理解的对焦问题! 对焦点的数量多少有什么用?人们常说的十字型对焦是怎么回事?双十字对焦又有什么优势? 何为十字型对焦传感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 14:10
点赞: 5
  发表于 2024-1-1 09:30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19 收起 理由
乐山老农 + 9 赞一个!
tony403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 0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614A68371.jpg

点评

点赞: 5.0
现在看片隐藏了图像参数,这不利于交流!过去还有看拍摄参数的机会!!现在彻底关闭了!实在不明白为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 14:34
点赞: 5
  发表于 2024-1-1 09: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 09: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拍摄精美,学习欣赏老师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四川青云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4-5-2 13:48 , Processed in 0.098557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