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93|回复: 20

不忘初心两位老党员重走长征路日记(专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1 18: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溪奇掠影 于 2018-6-11 19:49 编辑

        李建设、李长万两位老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学习宣传弘扬大别山红军精神,继续发扬当年红军的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持之一恒、不胜不休、勇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重走红军长征路体验红军精神,追忆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艰难岁月,从而能更加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增强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李建设,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获CTPN2012十大感动人物。本站用李建设这次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日记连续发帖,共同关注他们的这次征程。
2018年5月29日          多云有阵雨
今天上午,是我们重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路出发的日子。信阳市摄影家协会、信阳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为我们在信阳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军广场举行了启程仪式。信阳市委宣传部的有关领导、信阳市摄影家协会、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爱好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前来为我们送行。
在启程仪式上,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的后代彭京生主持,他感动地说:“我是红军的后代,我们的父辈当年是从大别山鄂豫皖根据地出发,踏上革命的长征路。今天你们却重走我们父辈当年的长征路,我在这里代表大别山根据地的红军后代们向您们表示衷心感谢!”
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的李建设在会上向同志们介绍到:我和李长万重走红军长征路已酝酿了半年多了,终于今天成行。我们今天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是在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走红军长征路。学习宣传弘扬大别山红军精神,继续发扬当年红军的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持之一恒、不胜不休、勇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虽然我们已经退休或退居二线了,但我们仍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重走红军长征路体验红军精神,追忆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艰难岁月,身临其境感受红军战胜远征难的艰苦历程,寻着红军战士的足迹,接受体魄锻炼和革命意志考验。从而能更加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增强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次活动,会使我们更加坚持不懈地、不断提高我们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贞忠诚和永远跟党走的决心。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余热,为加快信阳老苏区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重走红军长征路上,我们将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记录红军的光辉历史,实地考察拍摄记录当年红军留下的旧址,战场遗迹等。一路缅怀祭奠先烈,看望慰问健在的老红军,与老红军和红军后代座谈交流。激励人们在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的新时期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当前锋。我们还要了解沿途老苏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把大别山信阳老苏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成就,以及当代信阳老苏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带到沿途各地。把信阳人民的问候带到沿途各地。
同志们:我们记住了您们的嘱托,谢谢您们的一片深情。在重走红军长征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但有信阳人民和在场的同志们的支持,我们会知难而进,有决心和信心,克服一切困难,决不辜负您们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一定会胜利走完这段长征路程,为河南争光,为家乡争气,为党争辉。
信阳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黄泽远在致辞中说:2011年至2012年李建设携老伴陈荣章重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长征路。李建设再次踏上征途,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信阳老苏区人民为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坚心和信心。也凸显了大别山摄影人的顽强拼搏吃苦精神。并勉励李建设、李长万在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上,发扬红军精神,记录红军的光辉历史。弘扬红军伟大长征精神,为加快信阳老苏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信阳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副馆长赵赞表示:大别山根据地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红军长征的精神,浓厚的红色文化不断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加快老苏区经济发展建设。发挥着巨大的推动力。今天您们两位老党员,重走红军长征路,我们十分的敬佩,愿您在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上,把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革命历史、大别山红军精神带到重走红军长征路上,当好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祝您们一路顺利、平安!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姓文化委员会会长、信阳李氏文化研会会长李正,围绕红军长征精神和红色家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希望重走红军路,学习弘扬红军伟大长征精神,传承好革命的红色家风,为实现中国梦奉献力量。旅游中国摄影网信阳站站长李希全祝愿我们重走好红军长征路,并向我们授予了一面旗帜。临别时,老同学刘高潮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说:这次又要重走红军长征路了,不仅要用相机记录好红色革命纪念地,还要记录下动态的红军长征沿途各地的发展变化。学习他们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特意送给了我们一部小型录像机路上用。中国联通信阳市分公司的领导亲切向我们表示说:“您们老党员重走红军长征路的精神,深深地激励了公司上下员工。你们在重走红军路上,中国联通信阳市分公司将给你们积极支持。在网络信息通讯上,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确保你们信息网络畅通。更好的宣传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 。信阳市摄影家协会为我们重走红军长征路,准备了一些方便面和矿泉水。信阳多栗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春生,还专程给我们送来了几件精装多栗多饮料。
我们向领导和同志们表示了谢意!在同志们的欢送下,我们缓缓离开了信阳红军广场。前往百里外的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一一何家冲。
接近午时,我们来到罗山铁铺乡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在这里我们收到了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发来的短信:“您们两位老党员要保重身体,祝您们重走红军长征路顺利!” 我们倍受激励和鼓舞。感谢领导和同志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一定重走好红军长征路。决不辜负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家乡人民对我们的希望。
在何家冲红二十五军军部前,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面对鲜艳的军旗举手宣誓: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我们进行新长征的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和发扬红军伟大长征精神,走好红军长征路。宣誓人:李建设、李长万。
随后,我们高举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军旗、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信阳老苏区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旗帜,踏上了重走红军长征路的征程。
沿着当年红二十五军走过的路,我们先后走进罗山县铁铺乡、灵山镇、朱堂乡,随后进入浉河区东双河镇。最后来到浉河区董家河镇,这里是红二十五军离开信阳时最后一个乡。该镇镇长杨森杰得知我们重走红军长征路时,高度赞扬了我们重走红军路的精神。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当年红军长征途经董家河黄龙寺的革命历程。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在红色四望山领导新五师的革命斗争历史。同时,他对在场的乡村干部提出要求:我们要以重走红军长征路的精神干好我们各自的本职工作。打好脱贫攻坚战,建好美丽乡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尽快使人民群众真正的过上美好富裕的生活。临别时,他双手紧紧握看我们的手说:“您们代表了我们老苏区人民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祝您们重走红军长征路上圆满成功!” 我们向他和在场的同志们表示谢意!相信他们带领全镇广大人民群众,一定会夺取新的更大的成绩。
离开董家河镇,我们向该镇的黄龙寺村挺进。黄龙寺村座落在大山深处,是信阳毛尖茶叶的主产地之一。1934年11月18日,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黄龙寺时,当时是个小街,只有十几户人家。老百姓的生活也十分困苦。尽管在那种困难的环境条件下,街上群众为红军积极提供粮食、烧柴和住处。红军打扫街道、帮助群众上山打柴、为百姓看病等。尽管历史已经远去,但却深深地记在了人民的心里。这就是浓浓的军民鱼水情。如今,黄龙寺发展变化很大。小街镇建成了三处宽敞街道。楼房林立,群众的生活富裕,民风纯朴。社会安定和谐。我们相信勤劳的黄龙寺人民一会把黄龙寺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好!
夜幕降临时,我们进入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浆溪店乡,夜晚近十点我们到了广水(原应山县)市住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1 18: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31日        多云         于湖北广水

         我们对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两军先后成立后,红二十五军在红四方面军统一指挥下,两军奋战在大别山根据地,在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中,与国民党进行了黄安战役、商(城)潢(川)战役、苏家埠战役、潢(川)光(山)战役,并夺取了这四大战役的胜利。为发展巩固大别山根据地,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先后成立后,虽然说敌人对鄂豫皖根据地第三次“围剿”尚未开始,但重兵云集,已经是箭在弦上之势。在这样的情况,鄂豫皖中央分局于1931年10月28日提出;“我们要进攻敌人,根本不让他们的第三次‘包围会剿’计划能够实现,我们要在他们布置未妥的时候,就把第三次‘包围会剿’打破,然后乘胜前进,求得更大的胜利” 。此后,鄂豫皖中央分局又根据中央指示和当时的敌我态势,提出了以外线出击的进攻策略打破敌人的第三次“围剿”计划。红四方面军按照分局确定的战略方针,率领红二十五军等。在 地方武装参战和广大人民群众支援下,主动出击,运动作战,连续进行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战果,从而打破了国民党笫三次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计划。

    第一、黄安战役

1931年11月,湖北省黄安城是南线国民党“围剿”军伸进大别山根据地的重要据点,守敌为赵冠英第六十九师(共两个旅四个团),分驻内和城外。配属该师的彭振山第三十师二0七团分驻城南桃花店和城西南高桥河,以维护通向宋埠、黄陂的运输线。在赵冠英的侧后及后方,有敌四个师分驻麻城、宋埠、黄陂、孝感作援应。黄安驻敌虽然陷于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包围之中,孤立、突出,且非蒋介石嫡系,城内粮食主要靠后方运送接济,但兵力集中,有坚固防御工事,并可等到附近敌人的增援,实行强攻不易奏效,即便成功也要付出重大代价。红四方面军总部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兵围黄安,吸引援敌,野外聚歼,待机攻城,以打破南线敌人“围剿”的部署,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红四方面军除以第十师两个团和七十三师分别配置在豫东南和皖西牵制敌人外,集中第十一师、十二师和十师三十团及黄安独立团,共八个团的兵力,进行黄安战役。

按照红四方面军总部的具体部署,首先扫清黄安外围的敌军据点,切断守敌通往宋埠、黄陂的交通线。1931年11月11日夜,担负此项战斗任务的各部队均按指定目标迅速分割包围了敌人,展开攻击。经10天激战,红军第十一师和黄安独立团在麻城赤卫队配合下,先后击退了来自宋埠、歧亭及黄安城内敌人的增援,消灭了桃花店和高桥河守敌。红军第十二师和十师三十团在黄安赤卫军配合下,击退了黄安城出援之敌,歼灭了东王家和下徐家守敌。至此,全部攻克了黄安敌人外围据点,完全切断了守敌与外地的联系,胜利完成了战役的第一步计划。

接着,紧缩包围圈,吸打援敌。围点打援的目的着重在打援,这是战役过程中关键性的阶段。守敌被围于城内,有耗无补,难以为继。赵冠英于1931年11月22日、23日各派一个旅的兵力向南反扑,企图恢复与宋埠、歧亭的联系,均遭红四军笫十二师和黄安独立团致命回击,狼狈逃回。守敌从此龟缩城内,困守待援。红军第十二师和黄安独立团乘胜向敌压迫,于1931年11月27日占领黄安东关、西关,随后又占领南关,黄安赤卫军一部亦抵近北关。敌机前来投粮,往往投到城处红军阵地上。饥饿的敌人出城抢粮,屡遭杀伤,-筹莫展,频频告急求援。1931年12月7日,敌第三十师两个旅,由宋埠出援黄安。担任打援的红军第十一师英勇阻击,经两日激战,予敌重大杀伤,全歼其先头团,余敌经花园逃回宋埠。1931年12月18日,敌第三十师又从宋埠、歧亭出动,分两路再援黄安,20日进攻嶂山,一度突破红军前沿阵地,逼进第十一师指挥所。第十一师三十一团及师属通讯队、手枪队英勇抗击,与敌展开肉搏。在此紧急情况下,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亲临前线指挥,并调总预备队第十三团投入战斗,周围赤卫军、游击队和群众也群起参战,呐喊之声震动山谷。敌人在受到三面猛烈进击下,溃不成军,狼狈回窜,弃尸1000余具。红军乘胜追击,进逼宋埠,彻底打垮了敌人的这次增援。

最后,总攻黄安城,解决点上的敌人。在红军第十一师等部打援的同时,红军第十二师及地方武装结合军事打击和攻城准备,对守敌展开了强有力的政治瓦解工作。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于1931年11月20日发出紧急通告,要求“政治工作加紧动员起来,帮助军事威逼,用政治力量瓦解敌人,攻下黄安” ,印制了大量揭露国民党蒋介石的罪恶和解释党、红军的政治主张及俘虏政策的宣传单、标语、布告、通报,利用各种方法向敌人散发。守敌经过红军31天的围困,内缺粮弹,外无援兵,山穷水尽,军心更加动摇,一些官兵纷纷跳城投降。红四方面军总部认为这是发起总攻的好时机,遂决定于1931年12月28日夜间开始攻城。党政军民齐动员,布下天罗地网。这天下午,红四方面军“列宁号”飞机飞临黄安上空,散发大量宣传品,并掷下两枚炸弹,使早已惊恐万状的敌军更加慌恐不堪。黄安独立团乘机猛攻并占领瞰制全城的制高点课子山。入夜,担任主攻的第三十五团很快胜利登城,随即向北门发展。敌师长赵冠英见城已破,急令部队从南门突围,自己化装从西门潜逃。红军乘胜猛追,将逃敌5000余人全歼于城西郊,赵冠英也被赤卫军活捉。

至此,历时43天的黄安战役遂告胜利结束,共计歼敌15000余人,其中俘敌师长、旅长、团长和黄安县民团团总、县长等官兵近万余人,缴枪7000余支,迫击炮10门、电台-部。此次战役的胜利,消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打击了敌人固守据点的信心,对以后作战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使红军丰富了围城与打援相结合的作战经验。战后,黄安人民为纪念这一战役的胜利,在城内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并宣布将黄安县改为红安县。

根据鄂豫皖中央分局的决定,在红安、黄陂、陂安南、陂孝北四县结合部设置河口县,召开党代表大会和工农兵代表大会,分别选举产生了以张琴秋(女)为书记的中共河口县委、韩信之为主席的河口县苏维埃政府;设置红安中心县,下辖红安、陂安南、陂孝北、河口县和红安市,成立了以徐宝珊为书记的中共红安中心县委、闵丹桂为主席的红安中心县苏维埃政府;将红安和陂安南两县独立团编为独立第一师,师长曾中生,政治委员焦福兴,副师长吴永达,下辖三个团,共约1800余人。红四方面军并利用缴获的电台,开始组建无线电通讯部门。



    第二、商(城)潢(川)战役

1932年1月8日,正当日本帝国主义准备对上海发动武装侵略之际,国民党驻豫特派“绥靖”公署主任刘峙为执行加紧对革命根据地进攻的命令,下令第十二路军总指挥张钫率部开赴豫东南,统一指挥已在该地区的六个师另一个旅实施“进剿”。敌人企图首先控制大别山北麓商、潢、固地区,以商潢公路为基干,南经商城及其以南地区、麻城东北区直至麻城,构成一条更宽更长的隔离带,加强对鄂豫边和皖西两块根据地的分割,从而便于以后大举“进剿”。

鄂豫皖军委在黄安战役重创南线之敌后,为打击北线敌人,向北扩大根据地,使鄂豫皖根据地东、西两部在宽广范围上连成一片,决定红四方面军组织商潢战役。1932年1月13日,红四方面军总部率领红四方面军三个师北进,并令活动在皖西的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西进,以便集中兵力,在商潢地区歼灭敌人。部队到达作战地区后,总指挥部鉴于商城系敌陈跃汉第五十八师据守,短期难以攻克。同时敌汤恩伯的第二师又摆在商潢之间,不将该敌消灭或驱逐,不利于对商城的进攻,并且该师驻地没有固定城堡,有可打的条件,遂决定战役的第一步“腰斩”敌第二师,第二步相机夺取商城。

1932年1月19日,战役开始,先后在北亚港、傅流店歼敌-部,占领了北亚港、豆腐店、江家集、仁和集、何凤桥等地,敌第二师和曾万钟第十二师逃往潢川城。至26日,红军完全控制了商潢公路,并切断了商城与固始间的联系,使商城守敌处在红军包围之中。红四方面军总部鉴于商城守敌工事坚固,不利强攻,而逃往潢川之敌虽与商城分割,但未遭重创,遂决定“围城打援”。红军第七十三师和第十师三十团奉命在赤卫军的配合下围逼商城,大造准备强攻声势,以引诱潢川敌人出援。商城守敌惧蹈黄安覆辙,频频告急。而潢川之敌两个师因刚刚遭打击,心有余悸,不敢出援。于是,敌张钫奉刘峙之命率第七十六师由信阳赶赴潢卅,准备会同这里的两个师援救商城。1932年2月7日,麇集于潢川之敌三个师另一个旅,分左右两路大举出援。次日,其右路第二师、七十六师进至豆腐店地区,左路第十二师及独立第三十三旅亦向豆腐店以东进逼。担任正面阻击任务的红四军第十二师据守阵地顽强打击敌第二师,数次肉搏,给敌以很大杀伤。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由东面向敌迂回,歼敌一个团,继遭敌拼死阻击,形成相持。激战至下午,红四军第十、十一师从左翼迂回成功,包围了敌指挥部,并抢占傅流店渡口,切断敌右路军的后路,使其顿时慌乱,纷纷后退,左路敌军亦形动摇。此时,红军乘势全线展开猛烈反击,锐不可挡。数万敌军人慌马乱,争先向北溃逃。1932年2月9日,红军冒着大雪,踏着泥泞,乘胜追击至潢川城郊。此次打援,红四方面军以10个团击溃敌19个团,并使刚刚投入鄂豫皖战场的蒋介石嫡系部队,一出马就大败而归。敌第二师遭到歼灭性打击,师长汤恩伯被撤职,该师残部即调往后方。商城守敌见援军溃败,丢下野炮和笨重物资,从西、南两门冲出,逃住麻城。红军于1932年2月10日夜不战而克商城。

至此,历时20余天的商潢战役胜利结束,共计歼敌约5000人,战役胜利后,红军进行扩编,将红四方面军教导团改编为少共国际团,曹光南任团长;以光山、商城等独立团为基础组建了独立第二师,辖三个团,王振亚任副师长。中共商城县委和苏维埃政府机关由商南汤家汇迁至县城,为纪念商城第三次解放,改商城为赤城。并在城内成立了以方英为书记的豫东南特委,管辖赤城、固始、光山、罗山、息县等县,同年夏更名为中共豫东南道委。

为了乘胜扩大战果,红四方面军总部于2月中旬令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返回皖西,准备向淠河以东发展,自率红四军第十、十一、十二师向北行动,打击固始地区驻敌戴民权第四十五师。红四军在草庙集、汪家棚、郭陆滩等地歼敌一部后,进围固始县城。接着,北出淮河沿岸的重镇三河尖,歼敌-个营,缴获大量军需物资和食盐。固始以北地区广大人民深受国民党的残酷统治和封建地主的压榨,1931年又遭大水灾,困苦不堪,在红军胜利的影响下,10万灾民纷纷起来袭击地主围寨,开仓放粮,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第三、苏家埠战役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国民党政府一面破坏上海爱国军民的英勇抗战,命令第十九路军于3月1日放弃前线阵地,撤离上海,致使上海变成日军侵略中国内地的新基地;一面继续准备“围剿”革命根据地。这时在皖西部署12个团的兵力,从六安城至霍山城沿淠河东岸以苏家埠为枢纽,构成一线防御,另以两个师又两个旅分布于合肥、潜山、蚌埠予以策应,企图阻止红军向东发展,伺机进攻根据地中心区。

鄂豫皖军委在商潢战役打击北线之敌后,决定留第十二师在商潢地区钳制敌人,协助地方党政机关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开辟新区工作;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第十、十一师东进皖西,会合七十三师打击东线“围剿”敌军,巩固和扩大皖西北根据地。军委并于1932年3月上旬在六安县麻埠,将红四军第十-师三十一团和皖西五星县独立团合编为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师长廖荣坤,政治委员戴克敏,下辖第二二三团、二二四团、二二五团,以增加东线作战的红军主力。

1932年3月18日,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第十、十一两师从固始出发,日夜兼程东进,于20日在六安县独山镇与第七十三师、霍山独立团会合,红二十五军军长旷继勋介绍了皖西敌人部署的情况。鉴于敌人一线和二线兵力之间空隙很大,且一线主力岳盛暄第四十六师曾受红军多次打击,心有余悸,战斗力不强,决定发起苏家埠战役,以地方武装从西面袭拢迷惑敌人,红军主力侧东渡淠河,从敌侧后分割包围苏家埠、青山店,吸打六安、霍山两城出援之敌。当即在独山召开部队团以上和地方县以上干部会议,作了动员和部署。

1932年3月21日夜,六安县第三区(河口)、五区(苏家埠)群众不顾春夜的寒冷,在两河口架起九道浮桥,及时保证红军三个师秘密通过淠河。翌日拂晓,红军在五区苏维埃政府挑选17名骨干分别当向导下,实施战役展开,红军第七十三师和霍山独立团包围青山店,总部率红第十师、十一师向北急进。红第十师进至芮草洼,与苏家埠出援青山店两团敌军遭遇,当即向敌勇猛攻击,歼其一个营,余敌逃回,红第十师乘胜进围了苏家埠。红第十一师在向北推进中,驻韩摆渡、马家庵之敌仓惶逃进六安城。1932年3月23日,驻六安城的岳盛暄以两个团反扑,企图援救苏家埠之敌,当行至韩摆渡附近时,被红第十师、十一师夹击,分别窜入韩摆渡、苏家埠。此时,红第十一师一部和六安独立团乘胜又将韩摆渡包围。三天之内,红军歼敌一部,完成了分割包围敌人的计划。

此后,在红四方面军总部“围点打援”调动敌人于运动中加以消灭的作战思想指导下,围点各部队在当地人民大力支援下,以坚韧的毅力昼夜不停地筑起坚固工事,加上严密的火力封锁,使困守之敌军犹如瓮中之鳖;打援各部队占领有利的阵地,严阵以待;六、霍两县赤卫军、游击队在接敌区广泛游击,侦察情况,迷惑敌人。

1932年3月31日,敌第四十六师师长岳盛暄组织六安、霍山两城驻军同时出援,企图南北夹击,解救被围困之部。方面军总部当即以总预备队红第二十九团和第十一师的两个团以及六安独立团,东西钳形攻击六安出援之敌,歼敌一个团,活捉其团长陈培根;另一个团窜入韩摆渡,与原被围之敌合流;余敌狼狈逃回六安城。同时,霍山出援之敌也被红第七十三师击溃。战斗中,苏家埠之敌突围未逞,青山店之敌乘红第七十三师打援,围困兵力减弱之机冒死突围,大部被歼,余敌一部逃向淠河西岸被赤卫军歼灭,-部窜入苏家埠,青山店遂被红军占领。

六、霍两城之敌遭此痛击后,无力再援。到4月中旬,苏家埠、韩摆渡守敌被围困已经一月,粮秣奇缺,不得不靠吃大麻叶、啃树皮充饥。敌机投粮食,多落于红军阵地,守敌更加恐慌。红军乘机展开政治攻势,并欢迎白军士兵来讨取食物。当其到来之后即予热情接待,愿回者则交给宣传品让其返回。据点里居民粮食断绝,饥号哭泣,弄的敌人焦头烂额,无计可施。为使居民免于饿死,经方面军总部派人与守敌协商,先后接出上万名男女老幼,由地方苏维埃政府妥安置,表达了党和红军热爱人民的高贵品德。这样一来,敌人军心更加动摇,携械投降者日多。

安徽省政府主席陈调元眼看苏家埠、韩摆渡守敌被围无力相救,只得向上司告急求援。4月下旬,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第七师代师长厉式鼎为“皖西剿共总指挥” ,率领15个团约2万人由东向西大举增援。方面军总部得知敌情后判断:援敌数量虽多,但道远师疲,建制杂乱,士气低落;红军以逸待劳,士气旺盛,因而有着破敌援兵的可能。遂决定以少数兵力继续围困苏家埠、韩摆渡之敌,而集中主力打援。于是打援的红军主力和地方武装迅速进入指定位置,进行战前准备。1932年5月1日傍晚,担任诱敌的红第七十三师二一八团一个营和六安独立团在陡拔河以东与敌接触后,即边打边撤。次日拂晓,敌先头部队第七师十九旅尾追红军渡过陡拔河,进至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阵前,突然遭到猛烈反击。时逢连日大雨,道路泥泞,河水猛涨,后继敌军行动迟缓,第十九旅处于孤立深入、背水作战的不利境地,遂仓惶后退,而敌后继部队不明情况,继续前涌,霎时陡拔河两岸敌军人马前退后拥,自相践踏,混乱不堪。红第七十三师乘胜冲杀,敌中弹落水者甚多,第十九旅迅即大部被歼。敌后继部队见先头旅被歼,慌忙抢占老牛口、婆山岭等高地妄图凭险顽抗。这时,红四军第十、十一师主力从左右两翼迅速向敌侧后迂回包抄。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一举突入敌军纵深,摧毁了敌军指挥机构,活捉了厉式鼎;红四军第十、十一师主力也一举攻下婆山岭、老牛口,将敌后路切断。敌军全部被包围于陡拔河两岸,红军和独立团、游击队、赤卫军及参战群众从四面八方发起冲击,进行分割围歼。战斗至下午5时,敌2万援兵除少数漏网外全部被歼。

1932年5月2日,苏家埠、韩摆渡被围之敌曾几次冒死突围,并一度冲入红军第一线战壕,但均被围点的红四军第十、十一师各一部和地方武装坚决打了回去。援敌被歼后,两据点敌人外援无望,内无粮草,陷入山穷水尽之境,只有坐以待毙。红军遂向其发出最后通谍,促其投降。在红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苏家埠、韩摆渡两地之敌于1932年5月8日全部缴械。

至此,历时48天的苏家埠战役胜利结束。总计歼敌3万余人,其中生俘敌总指挥厉式鼎及5个旅长、12个团长以下官兵18000余人,缴获步枪15000余支、手提式、驳壳枪1000余支、机枪250挺、炮44门、电台5部,还击落敌机一架,取得了鄂豫皖红军创建以来的空前大胜利,也是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上罕见的大胜利。5月23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发出《致贺鄂豫皖红四方面军胜利电》,指出苏家埠大捷“给予全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运动以无限的兴奋,更加强了苏维埃、红军对于全国革命运动的领导”。中央军委和江西、福建、湘赣、湘鄂赣四省红军也发来了贺电。

苏家埠战役胜利后,根据方面军总部的决定,在霍邱县白塔畈战役胜利前夕由六安、霍山、霍邱、赤城四县独立团合编的皖西北独立第三师,改编为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长汪明国,政治委员戴季英,副师长张成功,下辖红第二二0团、二二-团、二二二团。至此,红二十五军编制序列3个师全部组成,全军共12000余人。军长旷继勋奉命率领第七十三师二一八团和六安独立团沿淠河东岸北上,解放了六安县木厂埠、马头集和寿县隐贤集、迎河集等集镇,1932年5月12日一举攻占淮河南岸重镇正阳关;接着沿淮河南岸西进,于15日进占霍邱县城。中共霍邱县委和苏维埃政府机关由南部大顾店迁入县城,接着成立第七区(城区)苏维埃政府。至此,全县已建立7个区、3个镇、71个乡苏维埃政府,根据地人口33万,占全县总人口4/5。不日,召开全县苏维埃代表大会,讨论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根据地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并将霍邱县更名为红城县。与此同时,红第七十五师向南进击,于1932年5月13日在蕲春战斗中活捉国民党县长王道中,1932年6月30日攻占罗田,接着占领广济。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部和第七十五师全部在地方武装协同下,北上南下,歼灭很多敌人,缴获大批军需物资。

在苏家埠战役期间,活动于潢川地区的第十二师也取得了三战三捷的胜利,缴枪500余支。活动于红安地区的独立第一师,在永佳河等地给数次进犯之敌以打击,歼敌数百人,缴枪700余支。

第四、潢(川)光(山)战役

红四方面军主力在皖西作战期间,敌张钫第二十路军已全部调至潢川地区,并乘隙向南进犯,先后以两个旅进占了潢川东南的仁和集和双柳树,修筑工事,准备长期据守,并伺机向根据地继续深入。苏家埠战役结束后,根据鄂豫皖军委决定,方面军留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第七十五师在皖西北地区活动,巩固与扩大根据地,总部率红第十师、十一师和第七十三师及少共国际团于6月初西进豫东南,后在商城苏区与第十二师会合。为歼灭侵入根据地之敌,决定发起潢光战役,恢复潢川光山南部根据地。1932年6月12日战役开始。各部队根据方面军总部的部署,以迅速的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敌人。红第十师直出光山南部,将位于椿树店、槐树店之敌郜子举新编第二十师一个团大部歼灭,乘胜直逼光山,直抵州河南岸。红第十二师、七十三师分割包围了驻双柳树、仁和集之敌第二十路军两个旅,红第十一师则秘密直插璞塔集以南的杨集。这样,割裂了敌人的防御体系,使双柳树、仁和集被围之敌陷于孤立,创造了全歼该敌的条件。1932年6月13日,红第二十师以三面围攻,网开一面的方法,诱双柳树之敌一个旅于突围中全歼,敌旅长亦被击毙。同时,红第十一师抓住璞塔集敌人守备的薄弱部分实施突然攻击,将守敌第七十六、七十五师各一个团和反动民团大部歼灭,活捉第七十六师参谋长季亚光,少数突围敌人也被追歼于州河西的刘家湾一带。16日,红第七十三师和少共国际团乘围困于仁和集之敌一个旅势孤援绝、恐慌逃跑脱离阵地之时,予以包围,全歼该敌,活捉旅长季万林。

         潢光战役仅历时5天即胜利结束,总计歼敌正规部队8个团和反动民团1部,毙、伤、俘敌近万人,缴枪7000余支。战后,方面军将赤城、潢川、陂孝北等县地方武装组成独立第四师,师长徐海东,政治委员徐长顺。潢川县、区、乡苏维埃政府从商北三里坪等地分别迁回原地。

         总之,从1931年11月到1932年6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中央分局的领导下,在地方武装参与和广大群众的支援下,正确分析、利用当时客观的有利形势,采取“围点打援”、“围城打援”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正确方法,发扬连续作战、不畏艰苦、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主动出击,相继发动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总计歼敌约6万人,其中成建制被歼的敌正规部队近40个团,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从而使敌人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计划破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1 19: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2日          晴    星期六    多云         随州

   

今天星期六,是双休息日。我们只有在住处把出发前,去湖北红安县七里坪檀树岗村红二十五军重建地,把重建红二十五军的历史整理出来。

为重走好红二十五军长征路,我们对红二十五军重建的历史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5月11日,那天下着雨,我们走进了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檀树岗村。在该村南头一条大沙河的北岸,建有一座高耸入云端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重建地” 。面对这座丰碑,我们举手敬礼致意。以表达我们对红二十五军在这里重建的纪念,对红军先烈的缅怀。站在纪念碑前,我们此时此刻心情感到十分激动。在我们的面前,仿佛浮现出当年红军部队集结在河滩上,人山人海,场面十分壮观。老百姓们欢迎着人民子弟兵的到来。红军战士高高举着鲜艳的红旗,唱着红军的歌曲,一浪高过一浪,等待着鄂豫皖省委领导对红二十五军重建宣布决定。我们的思绪深深地进入了那战争年代的历史长河中。

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率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战略转移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的领导力量和武装力量大为削弱,并且敌人以重兵继续进行“清剿”,因而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在根据地被敌分割、缩小的情况下,中共鄂豫皖省委就近指导鄂东北道委组织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与省委失去联系的豫东南道委、皖西北道委分别领导军民实行内线坚持和外线转战。省委在不知中央分局和主力红军的去向之后,挑起独立坚持根据地斗争的重担,全面部署反“清剿”的工作,将分散的武装力量集中起来,重建主力红军,组编地方武装,统一指挥,采取符客观实际的作战指导方针,灵活运用游击战、运动战和歼灭战,打击孤立、薄弱之敌,使反敌“清剿”的斗争由分散转向统一开展,并不断取得胜利,从而使根据地得到部分恢复和巩固,各项建设又逐步展开,形势初步好转。

    1932年11月24日,坚持在根据地的红军各主力团在红安县七里坪地区会合,25日,驻新集之敌第八十九师二六五旅五三0团和二六七旅五三四团向根据地光山县南区郭家河进犯。26日,红军以五个团的优势兵力与敌激战终日,由于指挥不够统-等原因,仅毙、伤敌数百人,自己也伤亡数百人。此时,鄂豫皖省委获悉红四方面军主力从老河口一带向西北转移,“苏区内一部分同志惶惑不安”(见《中共鄂豫皖省委给中央的报告》,1933年1月5日)。

在此情况下,鄂豫皖省委于1932年11月29日在红安县七里坪檀树岗“召开最高军事干部会议”,解决面临的独立坚持鄂豫皖根据地斗争,统一领导和集中指挥的迫切问题。会议认为:“以目前形势,红军暂不即回苏区,即依靠苏区目前力量亦可巩固鄂豫皖苏区,冲破四次‘围剿’” 见(《中共鄂豫皖省委给中央的报告》,1933年1月5日)。会议总结一个多月来分散斗争的经验教训,认为留在根据地的各红军主力团、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不断打击敌人,付出不小的代价,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力量比较分散,因而不仅不能有力地打击敌人,相反却存在着被各个击破的危险。为了保存红军力量,便于统一指挥,集中力量打击敌人,会议决定将根据地各红军主力团统一组织起来,重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以此为主力坚持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

会后第二天即1932年11月3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檀树岗村南的河滩召开大会,宣布新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组成,军长吴焕先,政治委员王平章,原第二十七师政治部改为军政治部。全军辖2个师5个团及2个特务营,共约7000人。其中第七十四师由原第二十七师改编而成,师长徐海东,政治委员戴季英,下辖第二二0团、二二一团、二二二团由原第二十七师第七十九、八十团、八十一团依次改称;第七十五师仍为原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师长姚家芳,政治委员高敬亭,下辖第二二三团、二二四团为原番号,另将原红安独立第一师二团一部改编为第七十五师特务营;军特务营为原红二十五军特务营。不久,根据鄂豫皖省委决定,郭述申率领红二十五军特务营回皖西北地区巩固与恢复根据地,另由麻城独立团、红安五区独立营一部合编为红二十五军特务营。

在此前后,鄂豫皖边区的地方武装进行了合编与扩编,仅新建独立师、游击师就达10个,共约9000人。其中鄂东北道委先后合编和扩编了两个独立师和五个游击师,即;以红安独立团、原红安独立第一师二团余部和七里、紫云、仙居、永河、城区等区部分赤卫军、游击队合编为独立第七师,师长夏如银,下辖第十九团、二十团,约1500人;以罗山独立团及光山西部地区的游击队合编为独立第六师,师长叶启文,下辖第十六团、十七团,约1200人;以麻城独立团为基础扩编为第一路游击师,师长邱江甫,政治委员王少卿,下辖三个大队,约1000人;以陂孝北独立团为基础扩编为第二路游击师,师长李仁保,约700人;以陂安南的桃花、高桥、八里、平安等区赤卫军组建为第四路游击师,师长金传鉴,约800人;以河口独立团和治愈的红军伤病员组建为第八路游击师,师长韩先模,政治委员张尊寿,约800人,以光山独立团为基础扩编为笫九路游击师,约1000人。皖西北道委在地方武装大部先编入红二十七军、后红二十七军大部编入新的红二十五军的情况下,仍组建了三个游击师,即:以赤南独立团和两个区战斗营组建为第一路游击师,师长李宾,政治委员高开文,下辖2个营、1个特务队和1个便衣总队,共800余人;以赤城县赤卫团为基础扩编为第二路游击师,师长朱世声,政治委员吴代芬,下辖3个营,共600余人;以红二十七军第七十九师三团为基础扩编为第三路游击师,师长江求顺,政治委员洪善淮,共500余人。成立了皖西北道区游击总司令部,吴宝才为总司令。此外,鄂东北、皖西北根据地中心区域的各区、乡都普遍组建了战斗营或游击队、游击小组。这些地方武装分别在鄂东北、皖西北两个道区游击总司令部的指挥下,以各独立师、游击师为主力,相互配合,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孤立之敌,发动群众斗争反动的豪绅地主,筹集粮食等军需,支援与配合主力红军作战。

重建的红二十五军是原红二十五军的继续,政治委员是老政委王平章,第七十五师和军部特务营都是原来的编制序列,新补充的第七十四师也经历过战斗的考验,部队仍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吴焕先成为第三任军长,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把他称为红二十五军之母。他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很快将红二十五军军威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红二十五军老战士对吴焕先的评价,远远高于鄂豫皖省委对他的评价。鄂豫皖省委认为吴焕先是打游击出身,未曾学过军事,战略上及对部队的掌握不够,临阵尚能掌握(见《鄂豫皖省委给中央的综合报告》,1933年10月)。吴焕先成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虽不是他的本意,可他却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同时也承担起更大的历史责任。从此,红二十五军在军长吴焕先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段曲折而又艰难的发展道路。

红二十五军重建不久,沈泽民接到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陈昌浩派方面军手枪队队长傅春早送来一封信。信中说在鄂豫皖驾机起义的“列宁号”飞机飞行员龙文光从四川“逃跑”了,为严防其逃回鄂豫皖驾机潜逃,红四方面军首长选择傅春早送信,主要是因为他是皖西人,熟悉这里的地理情况,并且是有名的“飞毛腿”、“神枪手”。傅春早接受任务后,化装成老百姓,只身单枪,风雨兼程,昼夜不停,直奔鄂豫皖苏区。一千四五百里的路程,他仅用了七八天时间就赶到了,及时向沈泽民书记作了汇报。任务完成后,傅春早就留在重新组建的红二十五军任手枪队队长。其实红军飞行员龙文光并非潜逃,而是与部队失散后,辗转回到武汉,被国民党密探逮捕,后被国民党当局以“带机投匪” 罪名杀害。同年底,龙文光被中共组织追认为革命烈士。

12月的一天傍晚,傅春早奉命赶到鄂豫皖省委驻地郭家河,省委领导沈泽民、郑位三、成仿吾交给他一个紧急任务。要他带领一个班的战士,秘密护送到达苏区的国民党原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吉鸿昌将军出境。当天夜里,傅春早从手枪队里挑选出七八名战士,按照指定时间从郭家河出发北上,经周党畈等地,向竹竿河边行进。在路过叶家大湾休息时,吉鸿昌将军从马背上掏出100块银元交给傅春早,说他是共产党员,这是上缴的党费。天亮前,路上还没有其他行人,他们一行人马到达竹竿河边。临别时,吉鸿昌急忙脫下他的灰布大褂,换上傅春早穿的一件粗布衣服,打扮成老百姓的模样,这才一步一回头地向北走去。完成任务后,傅春早将100块银元如数交给了鄂豫皖省委领导成仿吾,并口头报告了有关情况。

鄂豫皖省委从缴获敌人的文件中了解到国民党的划区“清剿”计划,同时又得悉红四方面军已到达陕西南部。为此,鄂豫皖省委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针对敌人调整部署、注重“驻剿”、机动兵力相对减少的情况,决定红二十五军以师为单位分开活动,一面寻机歼敌,筹集给养,整补部队;一面发动群众恢复地方政权,扩大地方武装。这一期间,鄂豫皖省委在恢复重建根据地和红军部队中,采取了正确的斗争策略,使鄂豫皖根据地斗争局面有了明显好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1 18: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30日        星期三         多云转小雨    于湖北省广水

         为了将红二十五军的军军史得到全面的了解。我们于5月7日,首先去了安徽皖西地区。在六安市党史办、金寨县党史办的帮助和支持下,他们分别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红二十五军的党史资料。通过对红二十五军史资料的学习了解,以及我们又沿着红二十五军奋战在大别山的足迹,实地进行考察、拍摄和记录。使我们对红二十五军在初创建前大别山当时的形势、红二十五军的成立、红二十五军成立后在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军进行了四个大战役的决战、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大别山西征、红二十五军在檀树岗重建、光山县文殊乡花山寨会议决定红二十五军的长征等历史有了全面的认识。                                                

最初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是在1931年5月,鄂豫皖根据地的党和红军在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后,一直密切注视敌人的动向。鉴于新的“围剿”必然到来,便抓紧时机深入反“围剿”的政治动员,整顿、发展地方武装,扩大正规红军,多方筹集粮食等资财,积极进行反“围剿”的准备。

6月下旬,鄂豫皖中央分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指出:国民党“对于全国革命运动和对赤区的进攻,决不会丝毫放松”,  “正在准备”对鄂豫皖根据地“作重新进攻布置”;因此,党的中心任务“首先必须加紧扩大和改造红军” ,其次,“必须坚决继续武装农民群众,加紧对白色区域的工作和白色军队中的士兵工作”。8月19日,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发出布告,动员工农群众“迅速拿起刀矛加入赤卫军”,“加入红军”,“扩大红军”,“并发动非苏区的土地革命” 。9月18日,中央分局发出《加紧侦察及戒严工作》的通知,指出现在正处于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争取“苏区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关头”。要求各地“必须很切实的知道敌人的驻扎地点、实力,敌人营垒,士兵生活,行动计划以及内部一切详情”,以便更有把握地打敌人。9月23日,分局又发出通知,提出扩大红军和收集粮食、柴草的具体任务,分配各地执行。10月5日,中共皖西北特委发出通知,提出反敌第三次 “围剿”的11条方针,主要是“党必须尽十倍力量”去“扩大工农红军”,“加紧戒严侦察工作” ,“坚决的执行储存粮食的决议”,“发动非苏区群众的革命运动”;“号召广大群众,加紧拥护和慰劳红军的工作”,“予以物质上充分的接济” 。

在此期间,鄂豫皖边区各县执行鄂豫皖特苏军委会7月26日下达的《整理、训练、改造地方武装》的通令,将所有不脱离生产的赤卫队、守备队一律以三三制为原则改编为赤卫军,由村到县,编成班、排、连、营、团、师。凡年满18岁至35岁的男子,除地主富农分子和残废者外,均参加赤卫军。到10月,已编成赤卫军10个师,分属各县军事指挥部或县军区指挥部。在此之前,中共皖西北特委军委于5月5日一成立即将“武装农民”作为“第一件重要工作”,到6月20日,改编成赤卫军5个师、14个团、1个独立团、3个独立营。并组织三个教导队,负责训练各县赤卫军连长以下的干部,教育政治、军事。各县成立了赤卫军司令部,指挥赤卫军“切实担负站岗放哨、戒严、侦察、破坏敌人交通、骚扰敌人后方、突击袭击敌人、配合红军行动的任务”。赤卫军“是红军的后备军,有事集合,无事生产” 。同时,赤卫军司令部政治委员参加县委,团政治委员参加区委,连支部书记参加当地党支部为干事,便于党的统一领导,“工作打成一片”。因赤卫军现有枪支较少,如皖西北各县赤卫军总共只有1923支长枪,3 3支短枪,1架冲锋枪。为达到每人有一件武器的要求,便大量制造刀矛、土炮。这样,就使根据地的群众更加严密的组织起来和武装起来了。

在改编赤卫军的同时,将17岁以下的少年除病残者外,统编入少年先锋队和儿童团,在村头路口站岗放哨,盘查行人。广大劳动妇女除参加赤卫军的侦察队和救护队以外,还积极进行拥护红军工作,仅9、10两月,就给红军送了1万几千双鞋,不断给伤病员送糕饼等好吃的食品,并组织了许多生产队为红军家属代耕。“鄂豫皖根据地的劳动妇女泼泼辣辣,很能吃苦,在保卫根据地的战斗中,作了出色的贡献”。

由于反“围剿”的政治动员广泛深入,在根据地掀起了新的参军拥军热潮。仅6月到8月,就有7460人参军,群众支援粮食达4万余石,银元11万元,鞋袜4万余双。苏维埃政府在领导土地革命中专门留了“红军公田”,用以分配给家在白区的红军战士,或以其收入救济红军家属、烈属及抚恤残废军人。广大群众还积极为红军家属代耕。在此基础上,红军进行了扩编。1931年10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安徽省六安县麻埠成立,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原红四军第十二师师部改编为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师部,师长刘英,政治委员吴焕先,下辖第二一七、二一八、二一九三个团。并积极筹建第七十四师、七十五师。该军成立后,即在皖西地区活动。

为了统一红军指挥,1931年11月7日,在黄安七里坪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四军、红二十五军,近3万人。红四军军部改为方面军总部,军长、政治委员分别由徐向前、陈昌浩兼任,共辖三个师:第十师,师长倪志亮,政治委员甘元景,辖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第十一师,师长王树声,政治委员甘济时,辖第三十-、三十二、三十三团;第十二师,师长陈赓,政治委员刘杞,辖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团。彭杨军政干部学校直属方面军总部。根据中央指示,战斗在鄂北的红九军第二十六师改为独立师,在鄂豫皖再组红九军归红四方面军管辖。后来在皖西组建了红九军第二十七师,副师长徐海东。红四方面军的成立,是鄂豫皖根据地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党领导的武装斗争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为夺取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提供了重要条件。

经过这一系列的准备,为反击敌人新的“围剿”奠定了比较充分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物质基础,红军士气和群众情绪极为高涨。列宇说过,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以外,没有别的武器。组织就是凝聚力,能把各种分散的、个体的力量,收拢、聚积起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高度的组织性,是无产阶级政党赖以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重要手段”。“鄂豫皖根据地的党政军民,在困难当头、敌军压境的严重时刻,整编队伍,强化组织,增强力量,有重要战略意义” 。

通过对这段历史学习和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创建的时代背景,以及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初创。使我们得到比较详尽的了解。
5849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麻埠红二十五军创建地(麻埠现已成为库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淹于水库底)。
6331金寨县葛藤山红二十五军休整地。
6186金寨县汤家汇石氏祠红二十五军枪械局旧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1 18: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图片_20180611181649.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1 18: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618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1 19: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1日          星期五         晴    广水一一随州



今天去广水市委,我和李长万戴着红军八角帽边走边向沿途的人们发放我们自己编写的《重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路-一宣言书》。刚走到市委大门口处,这时向我走来一位身着制服的老人,很热情地给我们打招呼,他主动向我们介绍说:“我一看到你们,就知道是走红军长征路,宣传红军长征精神的。很敬佩你们。我叫乔长福,今年66岁,原从市工商银行退休的。义务在这条街上维持交通治安秩序,已经好几年了。我也很热爱红色文化,义务宣传红色文化也十多年了。今天看到你们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弘扬红军长征精神,让我也很激动,很佩服。如果不是我年纪大了,真想和你们一道重走红军长征路”。说着向我们展示印有红色文化的挎包和佩戴的红色胸章等。这时,听旁人介绍,他还是广水市十大楷模、随州市道德模范、湖北省学雷锋标兵。我们为他多年来义务奉献社会、热爱宣传红色文化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赞誉。特别赠送给他一顶很想得到的红军八角帽。他双手接下红军帽,表示今后会更加努力做好工作,宣传红色文化。

这时我们又遇见了一位热心的老邮递员。他得知我们是重走红军长征路的,要去市委党史办。便主动提出带我们去。谁知市委党史办在市委机关外的一处居民小区内,如果不是遇上这位热心的老邮递员同志,恐怕要我们自己找到,会当误一阵子时间。我们在边走边聊的过程中,他告诉我们:他叫沈宝栋,市邮政局邮递员。多年来,积极工作,任劳怨任。深得了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厚爱。先后荣获了广水市十大楷模、随州市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我们为他勤奋努力,积极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勉励他继续发扬成绩,用红军长征精神激励自已,为党和人民做出更大的成绩。道别时,我们也特别向他赠送了《北上先锋一一红二十五军长征画史》一书。接过书的沈宝栋同志连说: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不够。我会加倍努力工作,宣传红军长征精神。

走进广水市委党史办,我们向党史办赠送了,由中共信阳市委党史办编写的《北上先锋一一红二十五军长征画史》一书。高教荣副主任听说我们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专程来到广水的。他就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应山县早期党的历史、红二十五军来应山、李先念率领新四军战斗在豫鄂边地区的革命历史等。还给我们赠送了《中国共产党广水历史》、《历史的记忆一一随州市革命遗址图典》。临走时,我们向他表示了谢意!

来到广水市委宣传部,秘书毕兆春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为我们盖了章。并-再询问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的吗?如果你们今晚不走,可以给你们按排住下。我们一再感谢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随后,我们带着慰问品前往驻广水空军某部红三连看望慰问。他是“黄麻起义红三连” 诞生于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其前身为黄麻起义赤卫军麻城支队一部。后编入红二十五军参加长征。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战功卓著的红军连队,是空军编制序列中最早的红军连队。我们来到部队一打听,说是红三连外出训练了,可能还得一两个月才能回来。想把慰问品留下,也被部队婉言谢绝了。我们很感遗憾没有见到红三连,但我们坚信他们正日夜奋战在训练杀敌的战场上,为巩固和保卫国防会再立新功!

在翻阅《中国共产党广水历史》时,书中是这样记载了红二十五军在应山:1934年10月,红二十五军警卫营根据上级指示,从信阳来到应山,为红军主力筹款。23日,部队在许家冲、大贵寺稍作休整后,来到麻穰市,捉拿了当地保长伍灿鼎。随后奔赴蔡河,攻打国民党应山县第三区区署。国民党第三区区署设在蔡河火神庙,区长杨南山自恃工事坚固和不久前收编了郝毓清、沈全宗两股土匪,人枪充足,因而负隅顽抗。警卫营久攻不克,决定采用火攻。战士们找来柴草堆在火神庙大门下,然后淋上煤油点燃,顿时火光冲天,不-会,大门被烧开,庙楼也起火。区署员役纷纷弃寨而逃,红军战士冲进区署,将杨南山活捉,其他员役和团丁大部分被歼灭。24日,警卫营经黄土关到花山张岗,将张岗保长张必源、花山街劣绅祝庆祥处决,并烧毁了联保主任祝宏卿的房子和店铺。警卫营在转移到浆溪店北途中,遭到了国民党的阻击,警卫营为防止杨南山趁机逃跑,在汤家湾韭菜沟将其处决,后转移到四望山。为了坚持四望山地区的革命斗争,警卫营留下一个小分队在四望山开辟工作,其余则返回路东根据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1 19: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P133007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1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檀树岗中国工农军笫25军重建地纪念碑 IMG_656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1 19: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闵氏祠中国工农军笫25军军部旧址
IMG_65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四川青云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4-5-17 14:36 , Processed in 0.110567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