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道山西的婴儿满月礼可是大有学问的。先请自己的亲戚来助阵。然后再早上十点多钟就开始“钻筈栏”。在钻之前先给小孩换一身新衣服,用红布包住放在床上。将九个用红线窜起来的核桃虫放在孩子的右手边。石头馍放在左边将面蛤蟆放在孩子的头上方。
随后便由姑姑和姨姨一人一边将“筈栏”扶起姥姥在床上,奶奶在床下随着孩子的钻的动作而喊: “姥姥送,奶奶接,俺娃活到九十八”(第一圈)
“一筈栏九面羊,馍馍保寿长。”(第二圈)
“九石榴一佛手,守住亲娘就不走。”(第三圈)
“筈栏破,娃娃大。”然后再把筈栏放到事先准备的容器里在将其弄破之前则可以让孩子留影 ,接着就要把“筈栏”切成一百片在满月宴上分给邻居街坊或者是亲戚朋友,而受到的人则得在桌子上在接受“筈栏”的同时给一些钱(通常是一块)寓意为让孩子穿百家衣。在孝义的传统中也为保佑孩子健康长大的意味。
(至于有想亲见的亲们呢,偶可是放了照片的解说,这篇就是照片的解说啦。你们可以来里去看“我孙女满月礼之礼仪篇”哦 !虽然效果有点模糊,不过因为好多原因。但这个只是个参考,价值不是很大的哦。)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鹕啼。”(刘禹锡《踏歌行》)“白日沦河西,素月出东岭”(陶渊明《杂诗•其二》)“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这一组诗描述的都是满月。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此时月亮位于太阳以东180°,升落时间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见,形状象个玉盘。第一首诗中的“元夜时”点出了日期为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是满月发生的日期;“黄昏后”月已升上“柳梢头”,正是满月时月亮升起后的情况。第二首诗中“红霞”说明此时日落,日落时“月出”,显然月相为满月。同样,第三首指明了日落(“白日沦河西”即日落)时月出,正是满月月出的时间。其他三首诗中的“明月”即满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