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14|回复: 27

【中国民俗摄影的三大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0 20: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要说当今全球摄影界哪一个摄影团体人数最多?那肯定是中国民俗摄影学会。其发展之快,短短几年就组织起数万投身民俗摄影的热血志士,这的确是十分可喜的事:人多力量大嘛。假如全体会员又都具备民俗学、历史学、人类文化学等一类基本知识,关注并不遗余力地去拍摄、记录、描述和发掘、整理、研究中国各地的民俗事项,哪中国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摄影文化将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啊?!
    可惜,太多的人连“民俗摄影”中的“民俗”还没有搞清楚,就争先恐后地去拍摄“民俗”了,哪你的“民俗摄影”是一种什么样的摄影呢?你拍的“民俗”又是些什么样的“民俗”呢?平时说起“民俗”来似乎谁都明白,不就是农村、少数民族的那些事吗?
    “民俗”就在身边就在眼前,真要去拍了,才突然发现不知道焦点要对准哪里了,“民俗”不见了,“民俗”变味了,拍的东西不“民俗”了,最后,“民俗”是什么?“民俗摄影”拍什么?“民俗摄影”怎么拍?反倒都成了一些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难道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弗罗伊德在讨论日常生活心理分析时所说的那样是什么“专有名词的遗忘”吗?我想不是。与此同时,我们这里冠以“民俗摄影”的“成果”辉煌,形势喜人,可是很多照片中反映的只是发生在农村或少数民族的生活事项,而非“民俗”,有的则仅仅只能看到一点“民俗”的影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对看似矛盾的现象为何会出现?窃以为压根就是“民俗摄影”中存在的“民俗”没闹明白等三个误区所致。
    不思读书学习(书本的书,社会的书),不能准确地把握什么是“民俗”,只能导致“民俗摄影”的迷失、偏移与简单化。在我国,“民俗”一词古已有之,《礼记.缁衣》中就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而以“民俗”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术语,则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英国学者威廉.托马斯(一译:汤姆斯)1846年以撒克逊语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并创用这个新词:“Folklore”,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专门研究这种现象的学问。
    那么,民俗是什么?民俗亦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某一地域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包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时代、民族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传承、流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规范人们言行和心理的一种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与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一切民俗都属于民间文化,但并非所有民间文化都是民俗。
    我们很多摄影人是不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迷失或者偏移?或者简单化到以为凡是农村的、少数民族的生活文化就是民俗的?其实,民俗只是那些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同时,因其具有社会功能,那么作为“民俗”它是否存在、是否具有生命力就要看它是否还能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参见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一章“绪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版,P2)。
    摄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文化方式,因此许多摄影人特别重视实践,比较轻视读书学习,似乎已成了多年来他们除摄影以外不重视其它文化学习的一种借口,久而久之,就成了摄影界流行的通病。具体到民俗摄影就是我们不了解“民俗”的含义,单凭一己的想象,其结果肯定是:他们拍得很辛苦,但多半是瞎忙乎。即便是在农村,难道“民俗”就是端着大碗吃饭、挪着小脚走路、坐着花轿结婚吗?如果我们以为存在于各旅游点乃至什么“民俗村”中倚着角楼、草屋招徕你进去,穿着节日盛装、跳着竹竿舞的姑娘小伙夹道欢迎你的各类特色表演是什么“民俗”的话,只能说明我们太不了解“民俗”,那不过是一些打着“民俗”和“文化”旗号的旅游战略和商业图谋——是一种冠之“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美名的生财之道、致富之策:对内,可以满足国人“到此一游”,领略异族他乡、非同故里的“民族风情”心态;对外,让“老外”们感受感受中国的地大物博、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然后自觉交款(照我的理解这才可能是这类“表演”的根本目的!),它和真正的民俗完全是两码事。
     对“民俗”的无知,势必导致“民俗摄影”对拍摄对象把握与判断的失据,进而对“民俗”事项表达失言,或者把泛民间生活文化都当作“民俗”;或者把失却了“民俗”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结果——已经没有传承且不能发挥“民俗”功能的某种残留当作“民俗”;或者把“民俗摄影”的焦点只锁定在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抑或所有民族的农村而独缺城市。如此一来,灿若晨星的“民俗”天地就被我们的无知阉割得所剩无几了,而我们中的不少人还得意洋洋地以为自己是个“民俗摄影家”呢!比如“裹脚”这一残害中国妇女身心好多世纪的旧式习俗,作为“民俗”它早已不复存在——它不再发挥其社会功能,也不再作为“民俗”具有生命力:有谁愿意把自己小女孩的自然脚板去裹成“三寸金莲”?那么“小脚”还是什么“民俗”吗?可为什么有些人愣要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认为凡是“过去”的就是“文化”的?就是“民俗”的?在他们手中,“民俗”好像是拍了一堆又一堆,于是乎,“民俗摄影”似乎特别繁荣,假如他/她的确无知倒还好办,就怕是头枕着明白装糊涂!同时,“民俗摄影”界乃至我们摄影中明显存在的这种对“民俗”知识无知的“集体无意识”,不仅暴露出我们摄影人文化准备的严重不足,而且也同样导致并暴露出“民俗摄影”批评的“失语”和“弱化”。就在我们窃喜我们的“民俗摄影”拍了多少多少“民俗”的时候,“民俗”们正在一旁笑话我们“民俗摄影家”拍错了地方呢!照此发展下去,我们的“民俗摄影”里还会有“民俗”吗?
    那么我们说的“民俗”包括哪些方面呢?总的来说有这样几大部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
    属于物质民俗的主要是那些人们在创造和享用物质资源过程中不断重复、带有模式性的活动,及其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通讯、医药保健等方面的民俗。社会民俗又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规范着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交往、结合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包括社会组织(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如习惯法、人生仪礼等)、岁时节日(节气)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精神民俗是形成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之上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是人类在顺应、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形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模式)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和民间艺术等。
    语言民俗是人们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特定的语言(民族语言和方言),这是广义的民俗语言;狭义的民俗语言是指那些在某个民族或地区范围内流行的具有特定含义并反复出现的套语(套话),如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流行语、黑话、行话、酒令等。民间文学则是指人们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主要有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说唱等形式。“民俗”之多,不胜枚举。
    既然世间的民俗如此丰富多彩,何以我们的“民俗摄影”又如此的贫乏单调?
   强烈的“艺术”情结严重导致摄影家们在大力追求“艺术”化的过程中,使民俗摄影偏离了它应记录民俗事项的根本方向。许多年来,我们周围很多人始终不渝地强调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艺术性”,千方百计地往“艺术圈”里扎,始终不屈不饶地拿着新闻摄影、纪实摄影搞“艺术”,生怕别人说他们的摄影不“艺术”了。他们究竟真是想搞“艺术”也确实在搞“艺术”?还是仅仅只是想满足某种想做“艺术家”的欲望?他们想把纪实摄影.新闻摄影引向何方?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作为纪实摄影一个方面的民俗摄影不能免“俗”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常常说“扬长避短”,就摄影而言,“艺术”是这种语言的“长”项吗?进而言之,“艺术性”是“民俗摄影”抑或“纪实摄影”应该张扬的吗?对一个摄影家来说,他拍过或将要拍摄的任何一种事物、任何一种景观都不过是他所面对的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对象而已,对象本身并不存在“艺术”不“艺术”的问题。如此一来,摄影“艺术”与否,就要看你用它来做什么与怎么做了,所谓“成事在人”。
    而我们有些人搞的“民俗摄影”,虽然你以民俗事项为拍摄对象,但因为你并没有打算使之“文献”化,而欲使之“艺术”化,那么你的这个所谓“民俗摄影”充其量也只是一种“艺术摄影”罢了,而其中的“民俗”则仅剩下一种形式,一个华丽、干扁的空壳。民俗作为一种民间生活的传承文化,其主体部分形成并植根于过去,属于广义的民族的传统文化,然而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民众当下生活的一部分,并伴随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地域的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民俗”形成并根植于“过去”,这个“过去”不等于“古代”,因而那种视(认为是)“民俗”为(就是)“活化石”的观点就成了问题。尽管你完全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抢救”民俗,但你首先要明白你要“抢救”的是“民俗”不是“艺术”,否则,你过重的“艺术”情结将会把“民俗摄影”变成有“民俗”招牌而无“民俗”内容,更无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某种非驴非马的“文化表现”活动。
    其次,因为“民俗”形成并植根于“当今”的“过去”,其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因此,“民俗”如若没有消失就必须也只能是浸润在民众当下的生活中。
    再次,今天的民众正在也必然会再创造出新的“民俗”来,鉴于此,也因此,如若你的眼睛只是盯着“过去”,甚至只是盯着“古代”,而忽略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要去密切注意当今当下已经存在和正在出现的“民俗”并加以记录,就只能导致一代又一代摄影家周而复始地进行“文化抢救”。
    本来对“民俗”的“文化抢救”也没有什么不好,问题是你打着“民俗”的旗号去“抢救”什么“文化”?是“抢救”既反映“过去”又反映当今民众生活的“民俗”本身?还是仅仅只是打着“文化抢救”的旗号去满足某种想做“艺术家”的个人欲望或“文化品位”?
    假如你真的是想记录“民俗”,比如你以科学的严谨的态度,用影像和文字的方式去记录、整理、研究“民俗”特定的形式、内容、结构……等等,得到的将不仅是一份“民俗”的影像图录,还是一份影像与文字互为印证的人类文化学意义的文献(DO*****ENTARY)报告。
    由于文字可以记叙“民俗”事项的分类、性质和发生发展过程——记叙这些积淀着“民俗”成因和丰富文化内涵又跨越时空限制的东西恰恰是文字的强项而非图像所长;但影像却可以记录“民俗”外观表现的总体特征和局部细节特点——假如它可以被记录的话,从而使我们及其我们的后人得以通过形成于过去、延伸于当今的“民俗”,把人们当下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与历史“链接”起来,进而围绕某种“民俗”建立起有关一个个“文化圈”的民间生活文化平台。
    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平台上走向未来,而我们的后人则是在这个平台上与他们的祖辈们相会,倾听历史的回响。
    因此,你对“民俗”所作的一切田野作业——记录、勘察、考辨、整理、研究——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影像的抑或是物质的,毫无疑问都应是学者式的学术性的,你要是强调你的文化基础差(这已经导致我们民俗知识的欠缺),你最好与民俗学、人类文化学家们合作(假如我们又不懂得或不屑与跟民俗学人类文化学学者们共事就更是我们民俗摄影界的一大悲哀了!)。
    在这里,你只是一个摄影人,不是什么摄影艺术家;你拍摄的影像只是照片,是类似司法界使用的“证据”,而且你的照片绝对讲究的是“民俗”外部特征(整体的、局部的)的影像质量,而非“艺术性”,它不是摄影创作,当然也不是什么艺术摄影。因此,你的照片既不存在被日益强化、不断升温的“纪实摄影”的什么艺术性;并且“自我”在你的照片中也是“零度表达”,或者说没有在艺术摄影中广泛运用的“自我表达”;也不存在伴随这种“自我表达”的作者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如若不然,“民俗摄影”就一定会沦落成我们见过的大多数以“民俗摄影(家)”自诩或(他人)命名的样子:作为拍摄对象的“民俗”事项不见踪影或者仅见皮毛,而“民俗摄影”的照片“艺术感”强烈,作者在其中所做的“自我表达”完美,更别说摄影的“艺术性”得到张扬,作者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得到充分体现。
    “民俗摄影”如此强调“艺术性”,既是摄影家被“艺术情结”所囹圄,更是摄影功能单一化的观念泛滥所致,从而导致了这类摄影变味变相。这种顽固坚持“艺术第一”——为“艺术”而“艺术”的摄影观念不知坑害了多少代摄影人。
    或许,这也正表明“民俗摄影”在中国被多大限度地误读了。而如浙江摄影家薛华克数度入藏,与藏民交流,研习其殡葬习俗,拍得的《天葬》这样的民俗文本又是如此之少见!
    民俗摄影的另一个误区表现为城市民俗的迷失。我们不少人不明白我们每一天都生活在民俗之中。他们认为民俗是别人的事,自己拍民俗就是去拍别人;或者以为民俗只是少数人的事,只有少数地方才有。那么,民俗是不是只有少数民族、只有农村才有而城市就没有呢?远的就不去说了,如果你结婚为什么要拍结婚照?为什么要请客?为什么要发喜糖?为什么前些年人们一下流行注射鸡血、喝红茶菌,一下流行做甩手疗法(仅仅只是如有些学者所说的是因愚昧无知所致吗?)?为什么时下又流行练气功,跳“老年迪斯科”、“扇子舞”?……所有这些“为什么”后面实际上都有“民俗”在活动。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肯定自有城市起“城”里就有“民俗”了呢?既然城市有民俗,或者说有城市民俗,哪为什么几乎很难见到这类影像?为什么中国民俗摄影学会编选的一本洋洋大观的《人类的记忆》中竟难找出一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民俗影像?究竟是摄影师不知道有城市民俗?还是我们的意识中压根就没有“城市民俗”这个概念?这算不算我们摄影人对“城市民俗”的失言抑或失语?或者既失言又失语?
    有没有城市民俗恐怕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影像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学术的问题。学术的问题需要用学术的态度去学习去分析去研究去判断,否则,自己都想不明白的东西怎么拍得明白?在这方面四川摄影家陈锦的《四川茶铺》可谓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他不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四川茶铺影像,或者一份人文景观,而且也为我们保留了一份关于西南茶饮民俗文化的田野作业,说它是城市民俗摄影的范例一点也不为过。相信只要不单是带着“艺术摄影”的眼光,而是带着“民俗”的知识去审视,就会得出跟我相近的看法。
    我们绝大多数摄影家生活在城市、都市,但对身边的、都市的人与事或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司空见惯,却偏要跑到遥远的地方去“创作”——这的确很荒唐!我们天天都在说拍民俗,可是却连我们经验过的民俗都无法辨认,无法判断,无法把握,哪又怎么谈得上拍民俗?拍城市民俗?更何以谈得上去“文化抢救”?现而今,思想解放,体制改革,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物质流通,市场繁荣,科技进步,交通发达;生存环境、生活质量的改善,文化水平、文明程度的提高;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国家的兴旺、人民的幸福,首先最直接地折射在城市——这种国家的“橱窗”上,与市民生活内容、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城市民俗必然会发展变化:一部分演变,一部分消失;新的城市民俗不断涌现,泡吧——网吧、酒吧、陶吧、书吧,上网、健身、美容、桑拿、“蹦迪”、“打的”、炒股、炒汇,交际舞、卡拉OK、健美操……太多了!伴随城市新民俗不断涌现的是一部分“老”民俗的“淡出”、“消退”甚至消失,同时,城市民俗形成、发展的周期缩短,更迭、变化加快。
    就好像随着城市中胡同、里弄、巷道逐年减少,代之以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楼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的城市中耸立,楼宇文化、楼宇生活、楼宇工作必然要衍生楼宇中的民俗,我们注意到这种城市居住民俗的变化了吗?我们注意到伴随这种城市居住民俗变化引发的其他民俗的逐渐消失或新生、发展变化了吗?
    20年来我国城市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单元房的兴建、家庭收入的提高、家电产品的使用……必然导致城市民俗的演变,让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就说“火炉”之都武汉——我们还能看见家家户户桌椅板凳碗筷盘碟地在自家门口吃饭、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吗?还能看到夏夜乘凉的奇观吗?——大街小巷床靠床椅靠椅地摆满躺椅、竹床,每家每户地抢地盘洒水、扫地,大人们三五成群地打牌、下棋、谈天说地,儿童小孩游戏玩耍;渐渐地有了黑白电视再以后有了彩色电视——那时候谁家有一台电视可是神气:肯定搬出来供大家欣赏,挤满人围观;到早晨你再看:男女老少睡成一片,密密麻麻,满大街都是!
    现在家家户户装空调还用在外纳凉露宿吗?“乘凉”的民俗还能再现吗?而透过这种“民俗”的演变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看到某种社会的、思想的、观念的、经济的、文化的演变呢?
    我们总是说摄影是关心历史的,因而非常重视“结果”,事实上摄影主要是通过关心人们当下的生存状态达到关心历史的。城市尤其是都市,由于它地域上的优势,交通、通讯、教育、科研、文化方面的发展,思想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经历的变化,经济与文化交流、金融和商品流通、住房和道路建设改造进程的节奏,都无疑要快于农村;不仅如此,生活在城里的人,他们的生活节奏和方式的变化也明显要快于生活在农村的人。也因此,城市民俗的流变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形态……在趋向上必然会产生一种直接的互动关系,如果我们看不到这种关系的互动,如果我们继续一如现在这样误读或失语——不具有象样的文化判断,甭说很多城市的新民俗,就连那些城市现存的民俗也会从我们镜头前溜走的。
    我们到底应该关心当下?还是应该关心历史?或许二者都应该关心?哪么摄影究竟该不该关注这些当下的城市民俗呢?进而我们该不该关注中国的民俗对于对于世界、对于我们民族、国家、人民、文化的未来的意义?我们应该留给历史留给我们的后人一份什么样的民俗影像呢?是空有虚名的“民俗”影像吗?我们能让这样的“民俗”传给后人吗?能让这样的“民俗”继续给那些对中国和中国民俗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女人裹小脚男人留长辫的大多数西方人的记忆中吗?
    民俗是活生生的,它传承它发挥着功能。因此,只要它还是民俗,就是有生命的。中国的民俗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09: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林缘 发表于 2014-9-12 17:03
论述精辟!当今太多花梢的表象遮掩了“民俗”最真实的内核,都在追求华丽惊人而忽视看似简单的场景后面所蕴 ...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09: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闻道 发表于 2014-9-11 11:51
一部关于民俗摄影的经典理论教材!可谓是集思想性、文化性、社会性于一身,字字珠玑,释解透彻,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0 14: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思想深刻,语言犀利,很值得爱摄影的人都读读受到启发,带着思想创作有生命力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1 11: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闻道 于 2014-9-11 11:53 编辑

       一部关于民俗摄影的经典理论教材!可谓是集思想性、文化性、社会性于一身,字字珠玑,释解透彻,受益匪浅,很值得大家认真揣摩和学习。最终能让我们真正弄懂什么是中国民俗摄影的涵义,也不枉华表老师的一片苦心了!华表老师辛苦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1 14: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闻道 发表于 2014-9-11 11:51
一部关于民俗摄影的经典理论教材!可谓是集思想性、文化性、社会性于一身,字字珠玑,释解透彻,受益 ...

谢谢老师关注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2 17: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述精辟!当今太多花梢的表象遮掩了“民俗”最真实的内核,都在追求华丽惊人而忽视看似简单的场景后面所蕴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血脉给人的启迪作用,“民俗”是让当今之人看到历史与现时的有机结合,顺着一个地区或一个群落的历史发展轨迹看到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所拍摄的只是特定场景的片断,有历史文化背景的支撑最好。华表老师的精辟论述值得推荐给更多的朋友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2 21: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林缘 发表于 2014-9-12 17:03
论述精辟!当今太多花梢的表象遮掩了“民俗”最真实的内核,都在追求华丽惊人而忽视看似简单的场景后面所蕴 ...

谢谢老师鼓励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5: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思想深刻,语言犀利,很值得爱摄影的人都读读受到启发,带着思想创作有生命力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5: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不到的地方多请华老师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8 12: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述精辟!民俗摄影的确存在许多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9 09: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呕心沥血 异彩纷呈 谢谢华表老师精彩讲解 学生感谢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9 09: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走我留 发表于 2014-10-18 15:20
文章思想深刻,语言犀利,很值得爱摄影的人都读读受到启发,带着思想创作有生命力的作品,,,

谢谢鼓励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四川青云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4-4-27 02:19 , Processed in 0.102444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