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7|回复: 42

中国当代纪实摄影标志性人物----侯登科原作摄影作品展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7 16: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2 12:28 编辑 <br /><br />中国当代纪实摄影标志性人物----侯登科原作摄影作品展
    中国当代纪实摄影标志性人物----侯登科,代表作《麦客》原作展于4月4日至5月16日在安阳东顶影像空间(原集雅影艺画廊)展出,地点:开发区新师院东门安钢御景园,联系电话:2591235  13603726495,欢迎参观。


737l旅游中国摄影网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16: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2 12:28 编辑 <br /><br />相关背景资料:
              “出”“入”间的张力
                                       

       侯登科的整个摄影生涯是与当代中国起步艰难而又任重道远的摄影实践重合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社会的巨大发展变化,自然成为了他和其他一切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摄影家的影像创造的丰富资源与动力。而侯登科也以其他人所不可替代的摄影实践与理论思考极大地丰富了当代中国的摄影实践。


350ㄧ旅游中国摄影网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16: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2 12:28 编辑 <br /><br />
     侯登科的鸿篇巨制《麦客》作为中国纪实摄影史上的一个经典作品,已经为如何在中国展开纪实摄影实践提供了意义深远的范例。就题材而言,他坚决与风花雪月式的“创作”绝缘,而是从一开始就把目光集中在了他身边的人与事上面。就他的拍摄语言上的尝试而言,他的影像从最初的广角探视演变成了相对中庸的温和视角,着意于在事物的发展脉络之中呈现麦客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细节。他持续而又深入的纪实摄影实践,对于理解什么是纪实摄影,什么是纪实摄影的观看提供了一份切实而又丰富的材料。


▊旅游中国摄影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16: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2 12:28 编辑 <br /><br />     侯登科以他的苦难与尊严共存、温情与忧虑相糅的“现世”(这是他经常强调的一个词)主义的纪实影像,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尤其是中国当代农村社会所发生的深刻的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留下的宝贵记录。而贯穿他的摄影实践始终不变的特质则是,一个摄影家对于人性的积极而又深刻地恒久探索。


392ネ旅游中国摄影网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16: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2 12:28 编辑 <br /><br />
    有趣的是,侯登科似乎总会不失时机地在各种场合以一种提醒他人的方式道出自己出生于农家的这一身份出处。其实,在摄影上“功名成就”多年的侯登科早已脱离了农民这个群体而成为知识分子的一员(摄影家这个称号无论如何是无法摆脱与知识分子这个范畴的干系的),但他却是如此念念不忘他的农民身份。我想,这首先是一种对自认为是“摄影”精神贵族,但在影像实践上明显表现出无能的影像制造者们的含有一点轻蔑的反感与蓄意的刺激。其次,这种提醒也显示了他与别的摄影家本质上的不同之处,那就是他出于对农民生存状态知根知底的了解才会有的真诚关切。他以这种方式,在表明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出处”的同时,也真诚地表示自己对于农民兄弟的真正的认同。而他的农民影像的力量或者说魅力也就在于一种脱离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却又始终关心农民疾苦这么一种精神人格上的内在紧张之中。   侯登科的农民情怀当然会影响他的摄影实践。他之所以选择《麦客》这样的题材并非偶然。他的农民情怀在决定题材时肯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一旦进入实际拍摄,又面临必须以一种客观(尽管这事实上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的态度来观看与拍摄的职业要求。而“客观”曾经是一般意义上的所谓“纪实摄影”的规训。事实上,他的摄影实践也是默认并努力遵守


╤旅游中国摄影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16: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2 12:28 编辑 <br /><br />
“客观”这个规训的。可以肯定地说,他并没有想到过要通过纪实摄影来兼顾自我表现。正如他所说的,他想要“力量与浪漫式的创伤划清界限,多些老实、自然”,因为他的影像也就与“冲击力”和“快捷感”无缘。   要做到“客观”,或者说“大象无我”,这必然会使他隐入一种两难境地。尽管他在内心与他的拍摄对象有认同感,在感情上是“进入”的,但他也深知必须在拍摄实践中切实地跳脱“出来”,才能拍摄到真正有价值的影像。作为一个对农民的疾苦耿耿于怀的人,侯登科对农民的疾苦感同身受,但作为一个摄影家,一旦他举起手中的照相机,他就必须与他们保持一种实际的距离,站在他们的身边拍摄。虽然他“恨不得像标本一样贴近看,放大看,钻进肉里扒开看,玩弄着看,将另一番滋味传递给眼睛”,但他无论是出于感情还是出于实际需要,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一“入”一“出”,就形成了他影像的内在紧张,使得他的影像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张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关心人类疾苦的摄影家,必然会因为与作为“他者”的对象(不管他是多么的想要与他们融为一体)的主客关系而发生某种紧张。这种紧张肯定会给他带来痛苦,但同时也有可能因此成就了他,成就了他的人生与影像。具体到侯登科的摄影实践,也就是因为他处在这么一种张力之中,他的农民影像也就因此呈现出了一种真正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在这种精神人格上的认同与现实境况下的角色分裂中,在这种个人情怀与摄影规训之间的紧张之中,他的关于中国农民的影像呈现取得了值得后人从许多方面加以深思的成果。

632彐旅游中国摄影网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16: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2 12:29 编辑 <br /><br />
   然而,作为一个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摄影家,当他成为了一个成就卓著的摄影家时,他其实面临着另外一种实际的尴尬,那就是他真正为之呕心沥血的农民们目前并无可能了解到他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历时十年之久完成的《麦客》画虽然为农民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视觉文献,然而他们却又是与《麦客》画册这种精装的文化奢侈品无缘的。而他的去世,可能也不会在他们那里引起反响。他心中想着他们,但他们却无从知道他对于他们价值何在。这也许是那些为民请命的摄影家的一种宿命。
   


363〣旅游中国摄影网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16: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2 12:29 编辑 <br /><br />    作为一个职业与摄影毫无关系的业余摄影家与为国家服务的公家人,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专业地位上,侯登科都处在边缘。他身不由己,无缘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然而,也恰恰是这种局限成就了他作为一个重要摄影家的现实贡献与历史地位。他以他的实践证明了边缘的意义,也证明了边缘的价值。从侯登科的摄影实践可以看到,一个人只要真正的献身于自己理想,献身于社会与摄影,即使身处边缘,他也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成就来。在我看来,他的摄影实践的意义,可能要比那些具有职业特权的摄影人的成就更具有一种启示意义。他不为指令拍摄,而是为感情、为现世、为责任、为历史拍摄。他因此得以较为自由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拍摄表现他的对象,呈现他眼前的事物,不像那些处于“中心”的职业工作者可能会受到种种的干涉。这样的“边缘”摄影家,与权利的关系最少,因此也获得了展开自己实践的最大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由。他在从这种控制中解放自由的同时,也会陷入另一种控制与局限。但不管怎么说,他的“边缘”至少于他是幸运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边缘”是一种幸运,一种幸福,但也是一种痛苦。因为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承认(不是被“中心”承认,而是被历史所承认)也许需要更多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如果没有了像他这样的各地“边缘”摄影家的全力投入,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差强人意的局面。
   侯登科以他独特的方式突破了现实身份的限制,摆脱了无谓的杂念而得以心无旁骛地尽其所能为他身边的人与事,做出了无愧于他作为中国农民的儿子的良知与他的社会责任感的负责的记录与再现。无论是对于职业摄影师还是摄影师爱好者,侯登科的摄影生涯都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坐标。他的具有职业意识的摄影实践将使所有职业摄影师汗颜,而他的真正的业余姿态则将永远使所有真正热爱摄影的人受到感动与鼓舞。摄影,在侯登科这个“边缘者”手中,真正体现了一种摄影所可能带来的艺术民主化的本来意义。同时,侯登科还以他的摄影雄辩地证明,摄影,完全可以是一个纯粹的人自我实现的理想手段,不论他是在“中心”还是在“边缘”。


065║旅游中国摄影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17: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2 12:29 编辑 <br /><br />受益匪浅,这正是我要学习的东西。谢谢老师的提供!

Ⅹ旅游中国摄影网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17: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汇力影像 于 2016-5-2 12:29 编辑 <br /><br />受益匪浅,这正是我要学习的东西。谢谢老师的提供![/quote]
欢迎光临,谢谢!

363╳旅游中国摄影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4-6-9 17:36 , Processed in 0.095160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