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返回首页

铁如心的个人空间 https://www.ctpn.cn/?19004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转]屈原祠

热度 1已有 591 次阅读2013-3-15 15:59 | 屈原故里, 历史学家, 现代文学, 郭沫若

                                        屈原祠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讲解词

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

欢迎各位来到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参观!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小×。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主要有三个:屈原祠、古民居以及江渎庙,整个行程大约需要三个小时。景区内禁止吸烟,途中台阶比较多,请大家注意安全。好,接下来,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一起踏上美好的“屈原故里”之行吧!

现在我们脚下的这个广场是面向市民开放的“雏凤广场”,请大家仔细看看地面的图案,大家觉得像什么?是的,有朋友答对了,是凤尾。因为我们今天所要拜访的屈原大夫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而楚人最为崇尚的就是凤凰。大家再仔细看看广场边的自然山体,是按凤身造型进行绿化的,整个凤身顺山体一直绵延向前,并与旅游区检票口凤头石雕相连,就形成了“雏凤展翅”的造型。其浪漫意境,寓意屈原在秭归诞生以及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已蕴含在心中的远大抱负。

现在请各位抬头看,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由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手书的“屈原故里”几个大字。下方撰刻一首“秭归赋”——秭归渊远,熊绎故疆。汉置归府,古称丹阳。大坝锁江,平湖汤汤。泗溪九畹,三闾灵光。天宝物华,脐橙名乡。诗祖屈子,伟辞逸响。上控巴蜀,下引荆襄。西陵峡壮,长江画廊。美人王嫱,千秋流香。明翰镇远,气贯穹苍。龙舟投粽,挂艾飞觞。骚坛长咏,扬烈吐芳。端午习俗,代代承扬。千载文明,万世其昌。”这首“秭归赋”,是对秭归这个融了巴楚文化、屈原文化、峡江文化、于一炉的小城所做的精辟介绍。

大家现在所看见的“景贤门”,是原归州古城南门。作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2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因三峡工程兴建而被搬迁到现在这个位置。城楼面阔三间共12.6米,每间进深5.4米,平面呈单排无廊柱网式布局。门外匾额阴刻有“景贤门”,城砖上有“嘉庆九年”及“归州”字样。城门主体的建筑材料都是用古城墙石垒砌,石头之间的粘合剂采用的传统建造工艺石灰与糯米混合物,虽然没有现在的钢筋水泥,却异常牢固。走进这道门,就代表您真正进了屈原的故乡。

据老人们讲归州古城总共有一百二十五座城门,“景贤门”只是其中的一座。那么其它一百二十四座城门现在何处呢?其实归州城有“北门贯”的地名,本地方言的“北”和十百千的“百”谐音,城外有上石门和下石门的地名,石头的“石”和八九十的“十”谐音,这就构成了归州城的一百二十座城门。再加上迎和门、瞻夔门、拱极门和鼎新门就正好构成了余下的一百二十四座城门。而今搬迁到屈原故里旅游区的只有“景贤门”和“迎和门”,其余的毁于战乱了。

前方大家所见到的风头石雕是取材于楚国出土文物中典型的凤造型,以花岗岩材质雕刻而成,形态拙朴典雅,古风盎然。

请大家稍等一分钟,我去为大家领取入场券

下面请大家准备好所拿到的入场券,跟随我一同进入检票口穿过电瓶车站,沿着滨江路前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三峡工程蓄水后形成的巨型水库。1956年毛泽东横渡长江之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其中有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预想,在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终于成为现实。三峡水库是一个长约600公里,宽约1.1公里的长条形水域,为典型的峡谷河道型水库,蓄水后平均宽度较原天然河道增加不到一倍。也就是说,蓄水以后的三峡既有湖光山色相互掩映的景致,又较好的保持了原有的峡谷风貌。。

大家顺着台阶往下,会留意到脚下的地面是以抽象的祥云为图案的“九龙奔江”电瓶车站,所有电瓶车采用龙舟装饰,旨在将其作为纪念屈原的特殊文化符号,展示在中外游客面前。

关于“九龙奔江”,秭归一带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时候的秭归,本叫夔子国,是个十年九旱、有种不收的地方。老百姓为了战胜旱灾,在一位老人张老龙的带领下,打算把溪水引上山,浇灌田地。谁知道这件事被住在夔城的夔巫知道了,他最喜欢天旱,因为一天旱,人们就要请他去求雨。他想:“要是堰沟修成了,谁还请我去求雨呢?”于是赶快跑去报告夔王说:“大王,祸事来了!”夔王问:“什么祸事?” “有个张老龙,率众修堰沟,要是修成了,就会破了夔国的风水,败了宝地的灵气,危及大王子孙呀。”夔王一听,大怒道:“这还了得?快把他杀了!”

于是张老龙真被杀了。他的九个儿子张大龙、张二龙、张三龙……张九龙收回父亲的尸体,哭了九天就都决心为父报仇,继承父亲治水的遗志,正在他们九兄弟哭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彭家坡的彭祖老大爷吊孝来了,他见九兄弟哭得这般伤心,便说:“你们想继承父志,报父仇。莫哭,莫哭!我来教你们一个法子,一可报仇除夔巫二可管雨灾旱灾。在夔城前面的江中,有莲花三旋,这里一到半夜子时,每个旋涡里便可开出一朵金莲花来,如果把你们父亲的尸体葬到中间那朵莲花里,再在水塘里闹上一百天,然后到江边去喝一百口水,就可以成龙归海、报仇灭灾了。”

听彭祖这么一说,九兄弟便连夜抬着棺材,来到江边,等到半夜子时,只见三个旋涡里突然闪出三道金光,照亮了江面。接着,每个旋涡里出现了一个比碾盘还大的、光闪闪、水灵灵的莲花苞儿来,那莲花苞在旋涡里转起来,飞快地旋转着,慢慢儿得开放了。开得象一座小金銮殿。这时,浪涛没有了,旋涡没有了,莲花不旋转了一阵阵奇异的清香,随着金光在江面飘散。九龙弟兄都看呆了,差一点忘了埋葬父亲的事。这时棺材来连响三声,他们才赶快把它放进去,那金莲百年不便一瓣瓣儿、一层层儿的收拢来,包住棺材,然后慢慢的沉下去了。旋涡又旋起来,江面逐渐回复到黑暗之中。

这时候,睡得正香的夔王,猛地一震,摔倒在地上,他好生奇怪。第二天早晨便招来夔巫,让他算一算有何吉凶。夔巫掐了三十三回指头,拍了六十六下脑袋,转了九十九转眼珠,才说:“大王,祸事来了——昨夜有人在我们的风水宝地莲花三旋里下葬祖先尸骨,因此引起龙庭震动。把他葬这里,他的后人就要成为龙了,若这龙到了江中,直奔夔城,夔城不就淹没了?若顺江而下,撞倒鸡笼山,堵了西陵峡,我方不就成为汪洋大海了?啊呀呀——你我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呀!”

夔王马上询问夔巫肇事者系何人。夔巫转了三十三道圈,仰了六十六次脑袋,擦了九十九次眼睛,才报告说:“启禀我王,小臣窥见西北天空一团黑气,就是看不清他们是谁,容臣慢慢访来。”夔王点了点头:“快去查来!”

夔巫哪里会看得清呢?原来九龙弟兄葬父回家后,就按彭祖的办法,跳进了门前清水堰塘里钻上钻下,直闹得堰塘昏天黑地的。九龙弟兄在水里闹了九十九天,身上开始长鳞了。不料他们在水中钻来钻去,把天数记错了,竟把九十九天当成一百天,便动身向江边走去。九弟兄不在水里闹了,水色清了,天色也清了,随时注意天空的夔巫看清楚了,便赶快去禀告夔王,作好了布署。

夔巫的阴谋,九龙弟兄并不知道,他们正在江边喝水呢!他们只想快点喝完一百口水好报父仇,改变夔子国连年旱灾的悲惨境况,他们喝了三十三口水,四肢发硬了;喝了五十五口水,嘴下生须、头上长角;喝了七十七口水,身子长大、龙股长龙尾了。哎呀——他们一个个变成巨大的龙形了,就在这时候,一阵箭雨“叮叮当当”地落在他们的身上——夔巫带着他的“勇士”们杀来了,“勇士”们看了九龙弟兄这般形象,谁敢前进呀?只好远远地用箭去射,这些箭落在九龙弟兄身上,还不低搔痒呢。他们根本不理睬,继续喝最后一口水。

狡猾的夔巫还派出了另一路兵呢!他们在城内城外抓来一百只黑狗杀了,把血装在小船里,向莲花三旋摇去,到了午时,他们就向中间那个旋涡里倒狗血,狗血刚一倒尽九龙弟兄父亲的棺材就漂出水面,流走了。这棺材一漂走,九龙弟兄便失去护身法力了。身不由已地震动了一下,这时九龙弟兄喝了九十九口水,已经变成龙了,就差最后一口水没飞腾起来。突然,一支箭射到大龙背上,发出雷呜般的响声,大龙惨叫一声,再也不能喝水了。那八个弟弟听得哥哥的惨叫声,心里真难过呀,嘴里慢了一点,也没喝完第一百口水,就都被射死了。

九龙弟兄死后,他们的尸变成了九道大石梁,头向江心,尾向后山,大有奔江过去,直抢楚王台之势,这就是人们说的“九龙奔江”。它们千百年来一直雄踞老秭归城西门外,仍有跃跃欲奔之势。

您左手边看到的是一组跳泉阵,寓意鲤鱼跃龙门。一股股的泉水欢腾雀跃。它是一种高技水景艺术,泉水通过特殊效果的喷头喷出,形似一根根晶莹透彻的冰柱,在从一个水坛跳跃到另一个水坛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一串串富有生命力的水段。竹简形式的设计在节奏和韵律感上与楚辞相通,将人与自然交流的精神境界合并,达到天、地、人合一。

穿过电瓶车站,沿着滨江路前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三峡工程蓄水后形成的巨型水库。1956年毛泽东横渡长江之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其中有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预想,在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终于成为现实。三峡水库是一个长约600公里,宽约1.1公里的长条形水域,为典型的峡谷河道型水库,蓄水后平均宽度较原天然河道增加不到一倍。也就是说,蓄水以后的三峡既有湖光山色相互掩映的景致,又较好的保持了原有的峡谷风貌。

现在请大家面江而立,并向您的右手方向望过去,有一道灰白色的堤坝,一头连着三峡大坝右岸坝头、另一头连着秭归新县城——这,就是著名的茅坪溪防护坝。防护坝全长1144米,坝顶高程为185米,与三峡大坝等高。它作为三峡工程的副坝,防护着坝后的茅坪溪两岸拥有万亩粮田的秭归重要产粮区。为保护耕地,缩小三峡库区淹没范围,国家投资10亿修建了这座防护坝,能有效防护方圆7.5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保护周边65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前往屈原祠的路上,大家可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听我介绍。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于公元前340年出生在楚国丹阳,也就是如今的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作为三峡工程的第一个移民新县城,秭归县西距老县城归州37公里,东距宜昌市40公里,是中国第一个荣获“人居环境示范奖”的县级城市。我们现在所在的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则位于秭归新县城的茅坪镇上。此旅游区位于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主坝体上游约一公里处,整个景区占地五百亩,共复建了24处峡江文物,均按照“修旧如旧,原样搬迁”的原则进行复建,是全国最大的文物集中搬迁保护点之一,更是屈原文化与峡江文化的典型代表,堪称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一大杰作。其中凤凰山古建筑群在2006年6月被列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身临其境领略一代伟人毛主席词中描绘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丽画卷;也可以跟随现代诗人余光中笔下的蓝墨水拜谒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还可以深入西陵峡新滩古民居的寻常巷陌,穿越时空隧道感受古老的峡江民俗风情。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屈原祠吧!

我们看到的这片气势恢宏的广场就是屈原广场。其中主广场采用与屈原祠中轴对称的手法,按照能同时容纳15000人,可以屈原祠或三峡大坝为背景进行演出的要求进行设计,具有主题鲜明、简洁大气的特点。广场中央设过道和旱喷,中心圆的铺装仍采用经典凤纹纹样,恰好与主入口雏凤的主题相呼应;广场跌台边,设计有屈原生平和表现其作品意境的大型浮雕长卷,游人能直观地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果。整个广场以“凤凰涅磐”为主题。

相传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就要背负起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的灿烂终结而换取人世的祥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才能获得更为美丽与美好的重生。凤凰涅磐一般意寓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屈原广场旨在表达屈原精神和人格的升华,由入口的“雏凤”到屈原祠前的“涅磐”,是屈原人生历程的再现,也寓意秭归县城在移民搬迁中由沉寂走向了大立。

您现在看到的这组喷泉的名称叫“水之林”,它是以立体动态的形式与屈原广场交相辉映,使得屈原的爱国情怀与水的灵性相得益彰。用抗风能力强的雪松喷头营造出来的“水之林”似一个个恪尽职守的侍卫们在守护着他们的心中的神灵。

屈原祠巍峨的山门上 “屈原祠”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郭沫若先生手书的。祠”在古汉语中为“祖庙”的意思,在此,家乡人民把屈原奉若神灵的敬仰与缅怀之情由是可见一斑。额坊上的 “孤忠”、“流芳”四个字,是书法名家襄阳王树人所题。大门门楣匾额为湖北省著名书法家张秀题写的“光争日月”四个大字。两侧则辅以圆形的风火山墙,滚龙脊,墙面还有泥灰塑出的龙凤图案。屈原祠山门保持了宋代清烈公祠的原貌,牌楼高17米,宽18米,山门主体与东西配房构成了中国汉字“山”形。

在秭归,最早的一座屈原祠建于唐元和15年,即公元820年,由归州刺史王茂元在秭归归州东5里之屈原沱首度主持修建。宋元丰3年即公元1080年,宋神宗赵顼封屈原为“清烈公”,亦称“清烈公祠”。祠为硬山顶,四合院式,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经元、明、清历代多次修葺,又分别更名为“屈公祠”、“楚左徒屈大夫祠”。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屈原祠迁建于归州东3里之向家坪,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并于1982年6月25日建成。2006年11月10日,因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屈原这位资深移民,被再次迁至秭归新县城凤凰山。于2009年1月初步建成。2010年6月16日正式对游客开放。

新建的屈原祠保持了归州老屈原祠的基本风格和视觉效果,规模比老祠扩大了3倍,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纪念屈原的建筑物。占地面积为19402平方米(约29亩),总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由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建筑面向东南,恰与三峡大坝正面形成“相看两不厌”的情景。

现在的我们来到了前殿,这是一栋木构建筑,面阔五开间,重檐歇山屋顶。悬有“光昭日月”的匾额,门口楹联为李白诗句:

屈平辞赋悬日月;

楚王台榭空山丘。

我们首先进入前殿参观。正中是屈原祠的《前言》,前言展碑所用石料是我们秭归特有的三峡石,高3米,重约10吨,它独特的纹理,细腻的质地,蕴含着屈原故里丰厚的文化底蕴。周围石木结构的展柜辅以丝网印玻璃立碑,使整个前殿大气且独具特色。前言碑文对屈原乃至屈原祠作了整体介绍——“屈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颗诗坛巨星”。

右边这一组是历代屈原祠的微雕模型。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的是唐代、二十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和现代屈原祠的微缩模型。

四周置放的是历代修葺屈原祠碑文拓片。分别为:唐代王茂元《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元代黄清老《清烈公庙记》,明代胡稳《重修三闾大夫祠记》,清代王景阳《重修屈原公祠记》,清代吴省钦《修建屈左徒庙碑记》,清代李炘《重修楚左徒屈大夫祠》,当代两次重修屈原祠记,以及相关实物照片。

屈原的一生,虽然曲折坎坷,却是伟大的一生,更是光辉的一生。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思想深远、情感浓郁、浪漫奇特、想象丰富、意境优美、文辞瑰丽。屈原大夫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一位政治家。对内他主张美政,修明法度,革新图强;对外他力赞联齐合众,抗击强敌。屈原才智卓越,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迎宾客,应对诸侯。虽然屡招挫折,几经流放,仍矢志不移,九死不悔,眷顾祖国和人民。楚国郢都被秦破之后,百姓流离失所,他悲愤投江,以身殉国。屈原忧国忧民,求索拼搏的精神辉煌万代!

现在位于大家两侧是南北碑廊。两座碑廊都以碑刻来表现屈原本人及历代名人咏赞屈原的作品。东西两侧展陈的日、月轮,通过天井的绿竹小景遥相呼应,君子坦荡,千古不朽,暗寓屈原及其作品可谓昭昭日月。日轮前就是入口,置一木案,一竹简。碑廊的碑刻是从归州老祠搬迁而来,书写工整,雕工流畅,图文并茂。南碑廊主题为“逸响伟辞”,雕刻了屈原一生的著作诗篇,包括《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北碑廊主题为“诗咏屈子”,雕刻了历代名家咏屈原诗选,其中包括李白、杜甫、苏轼、文天祥等诗人歌颂屈原的诗句。在这里,游人可以通过电子翻书系统互动,真切感受到古人意境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

现在,我们顺着南碑廊台阶上去参观南陈列室。南陈列室主题为“卓绝一世”,主要讲述屈原生平事迹,分为六个部分概述:东方诗魂、社稷兴衰、荆楚风韵、激情浪漫、琦玮天问、异彩纷呈。在我们即将参观的过程中,您会体验到幻影成像、电动示意图、沙盘、大型背景照片、投影、电视、背光屏风、天幕穹顶等展览表现形式,一定会将大家带回到屈原生活的那个时代,以重温屈原伟大的生命历程。

南陈列室的门楣上悬有 “卓绝一世”的匾额,门口置有清代学者李元度所作的楹联:

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

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

展室一:“东方诗魂” 主要介绍屈原光辉的一生。2300多年前(约公元前340年),在世界的东方诞生了一位耀眼的诗坛巨星,他就是屈原。诞生于归乡乐平里(今湖北秭归县乐平里)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缔造了震惊寰宇、灿烂辉煌的崭新诗体《楚辞》,成为千古景仰、万世流芳的诗魂。主要内容有:屈原生卒年表、屈氏世系表、屈原生平展示、楚族世系、屈氏族谱等。

展室二:“社稷兴衰” 主要介绍屈原时代背景。屈原一生历经楚宣王、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四个时期。楚国在先祖熊绎筚路蓝缕中奋发图强,到庄王子侣一鸣惊人地问鼎中原,到楚威王时国势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至楚怀王前期,国势仍很强盛。楚怀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共同攻打秦国,楚怀王为六国联军统帅。“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但楚国朝廷昏庸腐败,楚怀王偏听偏信,一再放逐屈原并最终受骗入秦,落得个“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的下场。从此,楚国逐渐走向衰亡。这个展室的内容有:战国形势图、楚国疆域图、楚王(楚宣王、楚威王、怀王、顷襄王)画像及简介,楚国政治、经济、文化等。

展室三:“荆楚风韵” 主要展示楚文化文物。楚国鼎盛时期,是荆楚文化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历代出土的楚文物,风韵奇艳,精彩纷呈,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主要内容有:虎座凤架鼓、镇墓兽、越王州勾剑、铜镦等。

展室四:“激情浪漫”(即画像、字画)内容:一是选取古今代表屈原作品主题的绘图,制作浮雕——如《离骚图》、《天问题》、《九歌图》、《九章图》等;二是展示屈原在其作品中所咏赞的香草植物、贤圣、神物等,照片与实物相结合。香草如兰、芷、桔、桂、椒、蕙、菊、江离、杜衡等;贤圣如高阳帝、尧、舜等图像。

展室五:“琦玮天问”主要根据屈原精典作品《天问》中的内容,提出170余问,问天、问地、问人。其构思奇,创格奇,设问奇。天地之窈冥,万物之诡怪、历史之更替,设疑诘之,无所不及。内容:①问天上事——主要是指日、月、星等天象。如《女娲月蟾图》、《蟾月天象图》、《月神画像》、《日神画像》、《女歧九子图(即九子星)》、《角宿图(二十八星宿之首)》、《苍龙星座图》、《女娲补天图》等;②问地上事——主要指自然地理、神话传说等。如《盘古辟天地》、《大禹治水图》、《应龙图》、《烛龙图》、《鬿堆图》、《九头蛇图》、《蛇吞象图》、《鲮鱼图》、《羿射十日图》、《汤殛妹喜图》、《鹄飨图》》等;③问人间事——主要指历史兴衰、怪诞人事等。如《羿射河伯图》、《眩弟图》、《武王会盟图》、《昭王南巡图》、《穆王周流图》、《幽王纳姒图》、《幽王烽火图》、《齐桓杀身图》、《箕子佯狂图》、《彭祖献雉图》等。

展室六:“异彩纷呈”。即屈学著作及研究成果,或称古今文献。屈原首创的楚辞,“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自汉至今,研究屈原作品的文献层出不穷,研究成果异彩纷纭。屈原作品影响享誉中外,风靡神州。主要内容有:展陈汉代至今及国外屈学或楚辞学研究著作、屈原作品出版物、屈原传记类文献及作品。古代以司马迁、刘向、王逸、洪兴祖、朱熹、戴震等为主;近代以梁启超、闻一多、郭沫若、鲁迅、茅盾、毛泽东等为主。另外,展陈其他名人、大家的屈学或楚辞学文献,如游国恩、姜亮夫、林庚、汤炳正等。图片与实物结合,如毛泽东向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赠送《楚辞集注》的照片。

从南展厅出来,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大殿,正面悬有“万世景仰”的匾额,门口置有赵朴初所作的楹联:

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

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既是对屈原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怀的高度赞扬,又是对其文学成就的无限景仰。

殿内主设屈原塑像,配置屈原灵位、招魂幡等,演艺屈原祭祀活动。殿内屈原青铜像,高3.92米,总重3吨,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青铜像之一,由湖北美院设计,1985年端午落成于归州屈原祠,现搬迁至此。铜像设计外形为“低头沉思,顶风徐步”,表现了屈原爱国爱民的满腔激情和孤忠高洁的精神境界。在殿内东西墙壁是由武汉美院教授唐小和所创作、绘制的壁画《人物御龙帛画》,该画创作体材为1973年出士于长沙市东子弹库楚墓,既有楚文化特色,又与屈原形象接近。郭沫若为该画题诗曰:“仿佛三闾再世,企翘孤鹤相从。陆离长剑握拳中,切云之冠高耸。上罩天球华盖,下乘湖面苍龙。鲤鱼前导意从容,瞬上九重飞动。”大殿门前置铜铸香炉或石五供。

北陈列室主题为“千古遗响”,主要展出的是屈原对后世的深刻影响,这一部分的六个展厅中,运用了大型浮雕、硅胶像、钢板喷绘、字画、不锈钢造型、音律石雕、感应音乐等现代展示手法,与古老国粹进行有机结合,达到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的艺术美感,将屈原对后世的影响更深入、更唯美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让我们再一次的体会到屈原的伟大及屈原文化的源远流长。

第一部分:“遗响千秋” 即屈原的影响。 屈原及其作品是传承于世的宝贵财富。古代帝王有感于屈原的伟大精神,封赐屈原为“清烈公”、“忠洁侯”。如今,纪念屈原的建筑物及遗址遍布华夏,研究屈原及其作品的机构如雨后春笋,纪念屈原的活动多彩纷呈。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端午节被确定为诗人节,专为纪念屈原。屈原及其作品源远流长,千古不朽!主要展示屈原的深远影响。图片与文字说明相结合。内容有五个部分:①介绍国内国外屈原文化研究机构。如中国屈原学会、湖南及湖北省市县屈原文化研究会等;②展示全国各地纪念屈原建筑物及遗址。如湖南汨罗屈子祠、屈原墓、骚坛、招屈亭、溆浦屈原相公庙及涉江楼、湖北武汉行吟阁、荆州屈原庙、四川万州屈原塔、秭归乐平里屈原庙等;③全国各地以纪念屈原为主题的文化节及其活动。如全国“屈原杯”龙舟赛、溆浦屈原文化节、荆州国际龙舟节、宜昌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汨罗屈原文化节及端午论坛、秭归屈原文化旅游节等;④世界和平理事会命名屈原为世界文化名人、端午节被确定为诗人节等;⑤历代帝王对屈原的封赐。宋神宗赵顼于1080年、1083年先后封屈原为“清烈公”、“忠洁侯”。

第二部分:“情怀诗祖” 即秭归风情。屈原的故乡秭归,怀念屈原之情尤盛,传承诗祖之风尤浓。纪念屈原的活动历史悠久,深入人心。其传统习俗独特,且绚丽多姿;传说故事奇妙,且情感浓烈;传承形式纷呈,且久经不衰。主要展示具有秭归地域特色的纪念屈原的风土人情。内容有三项:①习俗。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如端午诗会、龙舟竞渡、悬香艾、挂菖蒲、做粽子、喝雄黄酒、红漆棺材等;②传说故事。与屈原关联的传说故事,用动漫、雕塑、图画等形式进行制作。如《灵牛》、《照面井》、《读书洞》等;③音乐。如《招魂曲》、屈原影视剧主题歌等。

第三部分:“情洒诗魂”历代赞颂屈原诗词碑廊。石碑精制,字体美观。

第四部分:“辉耀寰宇”即屈原画像及塑像厅。展陈历代屈原画像及各地屈原塑像。内容有两项:①展示古今屈原画像(约16幅)。古代:如元代赵孟《三闾大夫》及《屈原像》、张渥《屈原像》、明代陈洪绶《屈子行吟图》等。近代范曾《屈原》、张大千《九歌图》、尹瘦石《屈原像》、傅抱石《屈原》、周韶华《屈子行吟图》等;②全国各地屈原塑像图片或微缩塑像(约20处)。如湖南汨罗屈子祠、溆浦屈原相公庙及屈原公园的屈原塑像、武汉行吟阁及宜昌屈原公园的屈原塑像等。(如明代屈原石像不置放前殿,可置放于此)

第五部分:“孤忠流芳” 屈原精神万古流芳,屈原形象千古不朽。自有影视之后,以屈原为题材的影视剧作大量涌现,为弘扬屈原精神,传承屈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展示各个时期屈原的影视剧照,播放屈原影视或片段。如郭沫若《屈原》、历史剧中的《雷电颂》等。

第六部分:“千古绝唱” 楚国音乐与舞蹈艺术发展至臻至美。乐器造型华美,音色宽广,美妙动听;舞姿阿娜柔软,情调浪漫,清丽妩媚,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内容有三项:①陈设编钟、罄、琴瑟等楚乐器并演示;②演奏《离骚》、《桔颂》等乐章;③编排、表演楚舞。

现在,就让我带大家去参观屈原祠的最后一个部分——屈原墓。屈原墓由享堂及墓体组成,享堂又称祠堂,是用来祭祀死者的,其作用与供死者灵魂日常起居的寝不同。祠堂内设有祭台,上置神座,但只在特定的祭祀之日用馨香降神的方法招致死者的灵魂享受供品。屈原墓实际上是一个衣冠冢,墓内有一口红色棺材,棺材被一巨大的莲花石所托,我们当地叫“屈子吊棺”。

为什么是红色棺呢?相传,屈原投汩罗江死后,被一条神鱼驮回故里。乡民们怜惜惜屈原一生忠心赤胆,商议要用最隆重的葬礼安葬屈原大夫。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古代天子死了,用的红漆棺材,说能上天堂。屈原大夫是忧国忧民的忠臣,应该享受天子的待遇,我们就用红漆棺材装殓。”秦王得知后,气急败坏,专门派人来秭归查问。秦使发现红漆棺材后,下令毁棺。乡亲们急中生智,连夜赶漆了100多副红木棺材,集中摆在一起,并告之秦使:“归乡民风淳朴,崇尚赤色,老人死后都睡红漆棺材。”如此一来,秦使无言以对,更无法辨认哪副是屈原的红漆棺材,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从此,屈原故里秭归就留下了人死后用红漆棺材装殓的习俗,并一直沿袭至今。

屈原祠参观到此,下面请大家随我去看看峡江古民居吧!

由于三峡工程兴建,大量的历史遗存将没入江中,国家花巨资对这些地上、地下文物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搬迁和保护。

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就是“屈原故里”牌坊,此字为郭沫若先生一九六五年所书。在古代,每个古城都有自己的牌坊,它又是一种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牌楼为四柱三楼结构,建筑为庑殿灰瓦顶,大家仔细看上面的吻、垂脊、正脊、勾头、滴水,全部由碎瓷片粘贴而成。

此牌坊是清光绪十二年修建的,在归州老县城时地位很高,一看到牌坊就意味着进入了归州,它是秭归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屈原故里”牌坊在三峡库区湖北境内,无论在建筑造型,结构形式、雕刻及脊饰等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

在牌坊南侧三米处,有清光绪十二年所立石碑两通。分别书有:楚大夫屈原故里,大清光绪十二年正月吉日。汉昭君王嫱故里,大清光绪十二年正月吉日。大家可能要问我,为什么并立着两块石碑?因为昭君出生时,兴山还是秭归的一部分,因此,昭君与屈原乃“异世同乡”。

看完了牌坊,我们来看一看新滩古民居吧。新滩位于西陵峡中牛肝马肺峡上游,因这里滩急水险,便自然成为长江中上游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当时收入颇丰的船老板和商人竟相在此地营造房屋,相互攀比,久而久之,形态各异、风格独具的民居就拔地而起了。令人遗憾的是,1985年新滩滑坡使北岸保存完好的清代街道、房屋毁于一旦,所以现在幸存下来的都是新滩南岸传统民居。在三峡库区丰富的地面文物古迹中,古民居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分量,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新滩古民居群。新滩古民居群大都修建于清代,别看时间这么近,这些房子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幢房子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我们先来看一看郑万琅老屋。郑万琅是清末秀才、新滩有名的私塾先生。郑万琅当时相当清贫,但生性高傲,于是拉钱负债建起这幢房子。因此,此房外傲气内空虚。大家抬头看,翘檐上的龙头好象即将翱翔天际的样子,一幢房子有几十条龙,龙头都高高仰起,傲气十足,这是与主人的性格相符,再就是他的脊饰做的都是一个钱状,这就代表了主人非常渴望富有的一种心态,他想通过建造这幢房子,他的钱就可以多得将屋脊都盖住,希望这个房子就像聚宝盆一样,主人住里面,财富就会越积越多。相信各位今天来到这里,也会财运天天有,好运年年在。

该幢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彩绘相当漂亮,屋檐上有龙凤呈祥、如意图案,整幢房子色彩的搭配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厅屋明间与次间的分割用板门, 而不象一些建筑用板壁, 必要时板门可以打开, 扩大了室内活动空间。

首先我们看见的这个罩壁,可以说是此幢建筑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平时中间是关着的,人从两边走,男左女右,只有过年过节或红白喜事的时候才打开。关着的意思呢,就是家财不外露,但实际上呢,是“家丑不外扬”。

这就是老师的讲台,上面的图案是鲤鱼跳龙门,寓意教过的学生个个成才。老师坐在此教学生读书,然后叫学生背书,学生坐在两边。各位也许早就发现了前厅的板凳,大家猜一下它的作用?原来老师叫学生背书第一遍不会到课桌上再去读;第二遍不会到角落的椅子上去读;第三遍不会便要趴到板凳上接受体罚。可如今我们是老师们却不能再体罚学生了,也算是社会和人权的文明进步吧!

左厢房这是一套博古架(放古董),不论从木质、工艺,还是年代,可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木质为黑紫檀木,目前市面价为1200元1500元/斤。工艺为纯手工雕刻(上面一节节像竹子,其实也是木质雕刻,中间用铜镶嵌);年代为乾隆时期。这套博古架是从两河天子屋场收集而来的——只因本地当时有一个富商请了风水先生看了此地后,听说会出天子,于是按皇宫里器皿的式样打制出了一些古家具,却未料到的是十几年以后一场暴雨使此屋场滑坡,他觉得风水被破坏,不会再出天子,就没有好好保管,随手扔到不起眼的角落,致使最后能收集上来。

右厢房是一个八开折叠屏风,双面画,正面是不同颜色的玉镶嵌的人物。大家看看这些儿童,有的在玩耍,有的在练功,这表示人丁兴旺;背面则是一副天子屋场山水画,描绘出了当地的自然景色。

老师写字、作画的地方就是正厅,也可以在此讲学。这是一个条形书案——意画神书,大家看,图案也非常讲究,像个口袋,装得满满的,表示有浓厚的文化内涵,里面荷花(寓意高洁品质)、梅花(寓意双喜对梅),但上面又细细的,这就表示长辈讲话,晚辈再有文化,也不能插嘴说话,告诉我们要谨开口,慢开言。两边是官帽椅。

现在我们去卧室参观。这张床是张解放后的三滴水新婚床,准确时间为1956年,雕刻集明、清时吉祥物精髓,特别的是还扣有活鱼,兼具美观与牢固的价值。接下来即将看到的可以说其它地方无发现的一张床,因它雕刻的全部是水浒里的人物,可见主人也喜欢看四大名著,特是《水浒转》呵。

其实这幢房子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山头的门改成了一个窗。这其中还有一个爱情故事呢,说是郑家一个小伙子爱上了邻居家的女子,可双方父母不同意,小伙子每到深夜就悄悄从山头的这个门出去和女子相会,不料被双方父母发现,女方大骂了郑家一顿,郑家受了气,就将门封住改成了一个窗,小伙子再也不能随便出入了。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不得而知,给这幢建筑留下了一个永久的谜。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幢建筑是郑韶年老屋,占地820平方米,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砖、木结构,依山而建,平面呈长方形,两进两层院落(进大门到前厅,过天井进正厅),五花风火山墙,硬山形式, 建筑高大,壮观气派。房屋柱础上的石雕、石刻,非常精致,万卷书、“寿”字“万”字图案,梅花、兰花、香草等,还有雕刻的飞龙,五“蝠”呈祥更是栩栩如生,让人目不暇。屋檐下面有一鸽子楼,主人爱好广泛,特喜欢养鸽子,但主要起到了门楣的作用——遮风挡雨。此幢建筑可以说在新滩是影响最大的民居,不论建筑规模、结构形式,还是雕刻、彩绘在三峡是首屈一指,而且在湖北境内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前厅:紫檀木的靠背椅,图案:桃(长寿)、穗(岁岁平安)、椿枱。

左边床:龙凤架子床、立柜。

右边床:红木新婚床(五世其昌、花好月圆、百年好合)、落地箱。

此幢建筑的下水道系统有特色,天井中这两根柱子表面看,大家可能会想起支撑的作用,其实却是下水道。厢房中这个最大的柜子是钱箱,“蕴玉藏珠”处,就字眼来看,主人放置金银珠宝的地方;上面是一个官家礼品盒,外形像个官帽,图案为:二龙戏珠,这两件都是檀木;转过身是明末清初的梨木屏风;这是一套完整兰花图案的椅子。

请大家随我前往主人招待贵宾的地方——正厅去看看吧。这幢民居一进来就可清楚看出是前厅、天井、正厅组成的四合院式的天井屋。值得一提的是神龛,天地君亲师位,一块完整的供香火的地方,还有罄(早上烧香敲一下)、香炉、灯,两块挂图:复制品,风水:天圆地方、五福呈祥;图案:狮子(寓意四世同堂);送钱树(寓意坐在家里有钱用);一锭银子(五十两,别人要求办的事一定办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凤。月牙桌:为了节省正厅的活动空间,每月十五拼凑起来是圆桌,代表全家团圆。

现在大家再来参观全国为数不多且高大有特色的姊妹床,床的主人生了四个儿子后接着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他当时非常高兴,随即请了四个师傅带了四个徒弟共八个人,耗费了三年的时间才打造出这张姊妹床。床上雕刻有透雕、浮雕,图案非常讲究,但遗憾的是两张床中间曾有一块全部纯手工雕刻的木板在文革时期被破坏了。最后来看这一张嫁式床,床里边有两个暗盒子,这是用来女儿存放私房钱的地方,也可以说它是一张柜式床,这个门冬天推上保暖,夏天放下通风,足见中国古代匠人的灵巧与智慧。

这段房子还有一段趣事,话说郑韶年在新滩是个有名的盐商,发财后,为乡民做了很多好事,在当地颇有口碑。他经营盐业致富,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资本家,这种人在解放后自然要受到严惩。他在自家墙壁里建有一道夹墙,这是他在建房时就设计好了的,抓他时,他就躲进夹墙,外人无法了解。当地老百姓由于他为富多仁义,也不举报,只说他外逃了,家人送饭达两年之久,后被他儿子举报才被抓。

看完了古民居,现在我带大家去看一看古庙——江渎庙。江渎庙,系古人为祭祀长江而建,始建于北宋时代,清同治四年进行维修,待会儿我们可以看见在它的脊枋下刻有“大清同治四年寅丑秋月重修”的题记。现在复建的江渎庙的木、石构件都是清代的。江渎庙是我国江、淮、河、济四大渎庙之首,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庙宇。古时候,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只有通过修建庙宇在心中筑起一座平安的丰碑。我们现在看到的江渎庙原来位于秭归县新滩镇的桂林村,我们于2001年6月开始对它实施搬迁,同年9月开始复建,于2002年6月正式竣工。大家知道,文物的搬迁是复杂又细致的工作,搬迁这座江渎庙时,专家进场后,先录像、拍照、绘图、编号,再拆迁,所有的木结构必须用棉絮包好,以免在搬迁过程中被损坏;石结构虽然不必包,但也不能大意,均一一编号,搬迁上车时也得小心翼翼,搬至此地后仔细查照,根据测绘的图纸原样复建,力求保持文物古建原样。江渎庙为木结构建筑,抬梁式构架,即修建庙宇时先建里面的框架承重,后用砖墙围合外面的墙遮风挡雨,这种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 “墙倒屋不塌”。

江渎庙它又名杨四庙。距今已有137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四大渎庙之一,有关江渎的来历,最早见于古代的传说。三国张楫在《广雅、释天》中记载“江渎谓之奇相”。那么奇相是谁呢?《史记、封禅书》中说:奇相、帝她、卒为江神。所以关于这个奇相,就有一种传说是皇帝到昆仑山后,玄珠给丢掉了,被象罔得到后又被蒙氏的儿女窃走,而后被皇帝沉海而死,死后便化作了江渎神。传说大禹治水时,还得到江渎神的辅佐。

请大家朝上看,“江渎庙”三个大字是我国古建专家组的组长罗哲文先生题写。在匾牌左右,我们可以看见排列有序的龙头鱼尾所做的支撑。雕刻工艺精美。因为鱼龙都生活在水中,是与火相克的,这样就是为了吉祥,免除火灾。装饰构件都非常讲究。江渎庙的屋面为硬山顶式,盖以小青瓦,但互头则用白灰堆塑成四叶花瓣,卷草花纹,滴水为土呸烧制,山花上堆塑以游龙为主的如意云纹,大有腾云驾雾翻江倒海之势。大家看到的这口大钟是用生铁铸造的,重1800斤,过去每当举行大型祭祀活动或者过年过节都要敲响三下,一响健康平安,二响风调雨顺,三响国泰民安。

在前殿的正中就是江渎庙地位最高的神——江渎菩萨,就是长江之神,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位马首龙身的女神,两旁、两侧都是她的辅助神。旁边是马、赵、温、关四大元帅。马元帅,又称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华光天王、马天君等,为道教常见的护法四元帅之一。其形象为:三头、九目、六臂;两手持火铃、火索;两手持金枪、金砖;两手斗诀仗剑,脚踩火轮。赵元帅,亦称“赵公元帅”,姓赵名朗,字公明,终南山人。其形象为:顶盔披甲,黑而浓须,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身戎装,形象威猛。原是日精之一。后来民间还将其神像贴于门上,作为门神,镇邪祈福。民间认为赵公明手下所掌管四名与财富有关的小神,其分别是招宝、纳珍、招财和利市,因而成为财神。温元帅,温元帅姓温,名琼。任道教护法将神,同时又是真武大帝属下三十六天将之一。后被玉帝封为“亢金大神”,左手执玉环,右手执铁锏。关元帅即关羽,又称“荡魔天尊”、“伏魔大帝”。道教将其奉为护法四帅之一。关元帅在宫廷和民间信仰极其普遍,被称为“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惜称“关公” 、“关老爷”。其信仰来源于三国时蜀国名称关羽,关羽(?219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今山西解虞县)人。困他集忠、孝、节、义于一身,其声誉不但在刘、关、张三兄弟之首,甚至后人为之立庙祭祀,跃居历代名将之上,成为“古今第一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亦称其为青龙转世,降生时竖眼攒眉,超额长面,及长,身高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似抹砂,丹凤眼,卧蚕眉,力敌万夫。关元帅的形象,既是武神,又是财神,是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耶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庇护招财进宝之职能,法力无边。尤其在清代,关元帅成为人神之首,称为武圣,与文圣孔子比肩。供奉其的庙宇数不胜数,清朝初年,已遍及天下,且名称不一,常见之名大致有:关帝庙、关圣庙、关王庙、关圣帝庙、老爷庙等。

我们站在天井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整座建筑的内部结构。它为木结构建筑,由前殿、天井、配房、后殿、配偏廊桥组成一座严谨的四合院式结构。相传在这个天井中间,原来有一个三层的木结构亭子,亭子中间还搁置了一个大钟,而且还摆放了许多船的模型,每当清晨或夜幕降临,船工们都要来此敲钟以祈求驾船航行中一帆风顺。解放后,这个江渎庙曾被当作一所学校,为了采光,把原有的设施都损坏了。天井的两侧是配房,主要是供客人休息的地方,配房二楼平时不开放,只有在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时供客人休息。

江渎庙的木刻最具特色,我们看,这里有一处最独特的木雕,中间一个圆形,外面一个正方形,它代表了天圆地方的意思,上面还有五只蝙蝠,四个角上各一只,中间一只,五蝠拱寿,因中间它是中国的一个汉字——寿,寿上还有如意,表示吉祥如意、称心如意。

各位可能早就发现在上后殿的正中没有台阶,而是在配房外有两个隐蔽性的廊桥,这跟过去女人的地位低下有关,女性要进入后殿,必须是有威望或者坚贞的女子,而且还要分为男左女右,在祭祀活动结束以后不能走大门,还要从后面的廊桥出去。不过,现已是新社会,讲究男女平等,大家若想要感受一下过去的礼制,可以借这个机会感受感受。

在后殿走廊左侧墙壁上大家可以看见镶嵌着的一块碑,它是当时为修建该庙宇,一些信徒们捐资两千银两维修该庙的碑记——功德碑。

后殿的正中是镇江王爷,即杨泗将军,就是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么的原型。杨么屡行“等贵贱,均贫富”的主张,很受人们尊敬,于是立庙祀奉。为了避讳朝廷敬仰农民起义首领,按照首领中年幼顺序排行第四(居钟相、夏诚、周伦之后),加上他投湖未死(绍兴五年因被叛徒黄佐、杨钦出卖,投水未死,被擒牺牲)而视为水神,故以水神祀奉。民间特别是船民都把他作为行船的保护神加以膜拜。雷公,又称雷神或雷师。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之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传说雷公和电母是一对夫妻。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 电母,称"金光圣母"或"朱佩娘"。是神话传说中雷公的妻子,主要掌管闪电。风伯,亦称“风师”、“箕伯”或“飞廉”。道教司风之神。在雨师,亦称雨神。是道教俗神,传说掌管雨的神。涛神,据说与伍子胥有关。传说他因尽忠反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死后便化为涛神。

而我们现在看见的正殿显得空空荡荡,传说在过去是供置着许多水神菩萨的,经过长江的许多船工们、经商的人都要下船来到江渎庙朝拜,祈祷江渎神保佑他们平安。说到这儿,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以前在这个江渎庙中供了一尊菩萨,当地的人们都天天朝拜,而在它的外边有一卖酒的店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酒店的店主天天看见有一个白胡子老头来到他的店铺打酒,他们发现周围四里都没有这样的一个老头,而且天天是按时来的,他们好奇就跟着这个老头走,一直跟踪到了江渎庙,然后看见白胡子老头变成了供置在江渎庙中的菩萨。后来这一方水土风调雨顺,经往船只都一路平安,前来江渎庙朝拜的人越来越多,香火特别的旺盛。古人有诗为证:“面对笔架山,身困龙坂潭,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

现在江渎庙的建筑结构也都属于木结构建筑,而这些构件都是用桐油浸过的,每年夏天都得打磨上油一次,这就有效地保护了木构件不被虫咬,而且同时也显得金碧辉煌。

我们从这个廊桥出来,在这个外面可以看一看,墙体上的装饰图案,在我们三峡地区,装饰图案主要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纹饰多以汉代卷草如意云纹,龙风装饰。两屋脊上装饰的龙的图案栩栩入生。

好了,江渎庙就为各位介绍到这儿,最后愿江渎庙保佑大家一生平安。

看完了古庙,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感受一下无数古人走过的古石桥。在三峡库区,仅秭归县境内,清代以前的木桥和石桥就有数十座之多,木桥早已不见了踪迹,我们复建到凤凰山上来的是部分石桥。

这是江渎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由花岗岩石砌筑。拱券为半圆拱形式,桥身正中嵌有“江渎桥”三字的石匾。桥面长6.5米,桥面宽2.62米,高3.58米,矢高1.98米,桥跨度3.96米,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桥面条石规格大小不一,桥面中间为七路条石(南北方向)纵向铺砌,两头为三路条石(东西方向)横向铺砌,桥墩为两层规格大小不等的条石砌筑,条石表面平整,错缝砌筑于山岩之上。桥身两面(南、北)用高度不一的条石砌筑。该桥与刚才大家看到的的江渎庙关系密切,是江渎庙的一个组成部分,颇具一定的文物价值。

屈子桥是三峡古桥中唯一以屈原名字命名的桥梁,1917年当地百姓为纪念屈原而建。桥面长13.7米,桥面宽3.45米,桥高6.5米,矢高2.6米,桥跨度5米。“屈子桥”三个大字和桥上的石刻非常漂亮,堪称艺术瑰宝,但至今不知系何人所作。

大家看到的这个有风雨廊的桥就是新滩的千善桥,桥身正面嵌有石匾,上刻“千善桥”三字,其上的小字为“光绪贰拾柒年春月立”。它是由个人出资修建的,俗话说:“修桥补路,千百年的好事”,修桥是做善事,大得民心。而且,修桥的人心思细腻,连遮阳避雨的风雨廊都想得如此周到。这是古人精神与风尚的缩影,能被称为“善”桥,自然是被老百姓称道的,造桥者是谁已难以考证,但嵌刻在拱桥立面的桥名,在江水与岁月的冲刷下仍然风韵不减。在峡江,每一座古桥都展示了峡江人民的智慧,每一段故事都再现了峡江人民的生活。在千善桥上有一处观景平台,在平台上您驻足远眺,向左边看去,在茂密的树林中隐约而见的就是壮美三峡中西陵峡段牛肝马肺峡的岩石,因三峡水库蓄水会将这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自然景观淹没,所以牛肝石被整体迁移到凤凰山上为各位来宾展示,马肺石则被搬进了宜昌市博物馆。曾经的牛肝马肺峡全长4.5公里,在九畹溪入江口处,长江北岸的悬崖峭壁上,有几片重叠下垂的黄褐色岩石,形如牛肝,在它的旁边还有一块形似肺状的岩石,叫做马肺,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钙沉淀而形成的钟乳石,那段峡谷也因此而得名。历经岁月沧桑,牛肝石还保持着原样,而马肺石的下半部却残缺不全,这是在清光绪26年(1900年)侵入西陵峡的英帝国主义军舰炮轰两岸岩石时被打掉的。郭沫若先生在《过西陵峡》中以“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的诗句谴责了帝国主义侵略我国蹂躏大好河山的罪行。

在牛肝马肺的对面,您看到的是兵书宝剑峡中兵书和宝剑的复制品。远远看上去好似放着一本书卷,传说是诸葛亮西征入蜀留下的“兵书”。兵书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竖直指向江中,酷似浮雕的一柄宝剑的石头,这是“宝剑石”。这段峡被人们称之为“兵书宝剑峡”。 经过考古学家实地考证,所谓兵书乃是半山腰古代悬棺葬的遗物。有一位采药人,腰系长绳,从山顶垂直下落进入穴中,打开悬棺,从中取出铜碗、铜剑等物,宝剑亦是绝壁上突出的岩块,是石灰岩沿着垂直发育的节理崩塌跨落而成的。2003年6月3日三峡大坝蓄水水位达到110米,秭归县文化旅游局和屈原纪念馆的文物专家,从绝壁岩缝中取出了“兵书”--悬棺,藏匿千年于绝壁上的谜底在三峡库区蓄水一百一十米后被揭破,文物专家在第一口棺木中没有发现文物,在第二口棺木中发现八件铜质矛,矛上有人头像,很精致。还有一件文物像半边胡芦。棺中文物排放位置整齐,分为前三件、中三件、后三件。第三口棺木中藏有一米见解方长的宝剑一把,上面好像有文字记载。另有铜头木尾弓箭数支。每口棺木头都有两个孔,据说是悬挂悬棺时用的。棺木两边尚有红黑白色的花纹。据参与发掘的工作人员说,那可能是油漆涂制的,非常考究。目前,被抢救的文物被陈放在秭归文物局。

现在您看到的是一组崆岭纤夫的雕塑。一条粗长的缆索,从江心一直牵连到峡江石滩上。四名纤夫正弓腰搭背地在奋力拉纤,牵引着江心处的帆船,喘着粗气、缓缓逆流而上,他们在为家人耕耘着生活的艰辛,为亲人铺出一条漫长生存的路。这一场景重现了老三峡百舸争流,“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的险恶和人们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精神。“纤夫”,是指那些专以纤绳帮人拉船为生的人。当年,河上百舸争流,煤、木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全靠船只运进运出,纤夫在那时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屈着身子,背着僵绳,步态一瘸一拐的往前迈。有许多纤夫拉纤的时候是不穿衣服的,暮春、夏季、初秋等温暖的时节多是光着身子,即使面对大姑娘也是泰然自若。纤夫拉纤为什么不穿衣服?纤夫多是家境贫寒之士,如穿着衣服,汗浸盐汲加上纤索的磨损,衣服能管几天?拉纤时要频繁下水,在时间上容不得宽衣解带。最重要的是防病,如果穿着衣服,一会儿岸上,一会儿水里,衣服在身上干了湿,湿了干,不仅不方便,而且容易得风湿、关节炎之类的病,所以不如不穿衣服。纤夫石是纤夫在江河边生活劳动时在,常年累月劳作而在坚硬的岩石上留下印迹。长江边的纤夫石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纤夫脚印,是纤夫在纤道上行走留下印迹的岩石。第二种是纤绳印迹,是纤夫拉船时留有纤绳磨损印迹的石头。还有一种是栓船石,是留有栓船印迹的石头。

“青滩航标灯”再现了昔日“万里长江往来舟,浪急滩险伏暗流,雾重烟锁风雨夜,明灯盏盏伴君走。”的峡江记忆。航标灯在夜间发出规定的灯光颜色和闪光频率,达到规定的照射角度和能见距离,是为保证船舶在夜间安全航行而安装在某些航标上的一类交通灯。早期的航标灯是煤油灯,航标工们不畏江流湍急凶险和航道狭窄,艰辛地点燃一盏盏航标煤油灯,送给千轮万船平安和祝福。

“骚坛遗韵”:《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骚坛”是素有“中国第一农民诗社”美誉的民间诗歌组织,其诗歌内容以凭吊屈原、讴歌时代和爱国主义为主题。“骚坛遗韵”平台中心设有《离骚》的竹简雕塑,此处地势凸出,视野开阔,与坛子岭遥相呼应,三峡大坝和高峡平湖壮丽风光尽收眼底,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古索桥连接着骚坛遗韵与江渎庙,屈原文化和峡江文化贯穿其中。

通过新滩古建筑群的搬迁复建,独具峡江地方特色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元素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传统建筑的文化风貌得以延续。诚然,这其中难免有许多因无法再生和重塑留下的缺憾,但可以说那些人们记忆中因久远而渐渐淡去的历史场景正在这里得到复苏。我们没有因为三峡工程的蓄水而使这些美好的东西毁灭,相反,我们更多地把历史的脚步走过峡江的印痕留了下来,透过它们人们可以追忆起峡江旧日面貌和村居生活状态,从而引发对峡江乡土文化更深层次的感悟和思索,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

好,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的观光游览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对屈原文化的关注和对屈原故里景区的支持,希望大家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并有所收获。同时,也真诚希望各位能够对我们服务不周到和讲解不到位的地方予以批评指正,以让我们更好地经营这一文化旅游区,谢谢各位!

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并常回家看看。我们景区全体工作人员期待您与家人及朋友的下次光临!

朋友们,请再三检查您所携带的所有随身物品。祝愿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接下来的旅途更加愉快!谢谢各位,再见!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四川青云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4-4-25 11:40 , Processed in 0.09171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