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6|回复: 10

赫图阿拉城满族文化的发源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7 20:52:51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赫图阿拉"是满语,汉意为横岗。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在史学界被称为"清王朝第一都城",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所筑,城池依势筑于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岗之上。峭壁峥嵘,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城内地势南高北低,四周筑有高高的城垣。内城周五里,外城周十里。城周十里设九门即南三门、北三门、东二门、西一门。外城驻扎着八旗精锐部队,建有点将台、校场、仓廪区,外城内、内城外建有驸马府,内城建有汗宫大衙门、八旗衙门、关帝庙、城隍庙、启运书院、文庙等。汗宫大衙门呈八角形,俗称"金銮殿"。

    1616年,努尔哈赤在此登基称汗,创建了史称后金的大金国;1619年,努尔哈赤在这里指挥了关系到清朝命运的萨尔浒大战。为以后逐鹿中原,统一华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汗宫大衙门西侧,一处深潭,面阔水幽,荷香四溢,金鲤满池;东侧陡坡下,还有一泓清澈的池水。西潭东池景色恰人,汗宫大衙门好似龙头,两弘碧水左右辉映,恰如龙目,故"神龙二目"之誊。

     清代以后,在赫图阿拉还建有协领衙门、理事通判衙门、堵阁词等。该城曾居住人口十万余众,辟有十里商贾闹市,车水马龙,呈现一派繁华景象。清军入关之后,赫图阿拉被称作兴京,设专职人员守护。但却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沙俄军队将古城破坏殆尽,原有风貌荡然无存,现已部分修复。城中的土道被青石道代替,保存下来的古榆树和新铺的草坪使整座城池显得既有历史遗韵又有现代气息。汗宫大衙门已经在原址上重建起来。而那口被誉为千军万马饮不干的"汗(罕)王井"则经历了400来年的风风雨雨。

7.jpg

发表于 2015-7-7 20:52:52 |
6.jpg
发表于 2015-7-7 20:52:53 |
5.jpg
发表于 2015-7-7 20:52:54 |
4.jpg
发表于 2015-7-7 20:52:55 |
3.jpg
发表于 2015-7-7 20:52:56 |
2.jpg
发表于 2015-7-7 20:52:57 |
1.jpg
发表于 2015-7-7 20:52:58 |


发表于 2015-7-7 22:22:33 |
展示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向你致敬!
发表于 2015-7-8 11:29:12 |
拍的精彩漂亮,欣赏学习了

QQ|Archiver|手机版|CTPN旅游中国摄影网 ( 蜀ICP备19030079号-2 )

GMT+8, 2024-6-15 19:26 , Processed in 2.331425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