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白鹿上书院》
领报修院,又称为白鹿上书院、上书院,位于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回水村,是一处法式天主教教堂建筑。领报修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 拍摄精美,介绍详尽,学习欣赏老师佳作!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领报修院改为神学院,成为当时中国西南地区培养天主教神职人员的重要场所。
1949年后,上书院曾作为白鹿小学校舍,因此领报修院后来也被当地人们称为“白鹿上书院”。
领报修院建筑格局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不同,主要是遵从西方天主教建筑的信仰习惯,领报修院主体建筑坐西朝东,整个主体建筑总平面呈口字形。从领报修院建筑的整体平面布局上看,采用的拉丁“十字形”平面布局形式,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相结合的平面构成形式。
整体建筑群是由北楼、东楼,西楼,南楼,圣母堂五个主要建筑围合而成,其中圣母堂堂建筑位于西楼的正中央处,北楼与南楼的两侧各设有两个小耳房,连接南楼耳房处的是一座小教堂,小教堂与南门的侧门入口相连。
圣母堂的建筑外立面为石材、石灰浆粘合而成、建筑的屋顶为烧制的青瓦铺设。建筑的外屋顶采用斜面双坡顶的形式,沿屋顶的四周设有木质屋檐,室内内部顶面采取中国传统建筑的穿斗式木质结构。建筑群北楼的左侧设有两个耳房,最初为教士人员的宿舍,修复后现作设备机房及监控室。南楼旁边是小教堂,初为厨房和面包房,现空置。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当天,大部分主体建筑坍塌,断壁残垣,现场仅残存部分建筑构件、台基、以及圣母堂部分建筑等。
2009~2015年的重建工程,领报修院的建筑样式、风格、平面布局和内部空间还原了初建的样式。
领报修院为19世纪中后期天主教在川内的传播历史与过程研究提供参考资料。领报修院将欧洲哥特式天主教堂建筑风格与中国民居建筑风格相结合,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为西方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025年10月3日拍摄于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回水村。
谢谢观赏!:victory: 纪实好拍摄,图文并茂。欣赏、学习、点赞!!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