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 发表于 2013-7-3 09:43:31

探寻历史的足迹---秦汉萧关

本帖最后由 笑-傲-江-湖 于 2013-7-3 09:44 编辑

    萧关是一种地名,萧关是一种形态,萧关是一种情节,萧关是一个变数,萧关是一个随着朝代的变化和防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战争防御带。   萧关,为古代西北边地著名 关隘。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人出塞,都与萧关有缘。萧关方位在何处,向有争议,但在宁夏固原县东南这一大略方位是没有争议的。 萧关,地当固原东南,是三关口以北、萧关,古瓦亭峡以南的一段险要峡谷,有泾水相伴。汉代的萧关原本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北宋时,政府为了防御西夏,又在汉代萧关故址以北200里,重筑萧关,位置是今宁夏同心县南。


笑-傲-江-湖 发表于 2013-7-3 09:45:47

   萧关设于西汉初,在今固原市泾源县境内,因当时此处艾蒿丛生而得名。萧关扼六盘山,处于泾河与清水河分水岭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秦汉以来,萧关“襟带西凉,咽喉灵武”,不仅是军事上十分重要的北面雄关,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道。历史上有“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之说,“四塞之固”,拱卫着数朝古都长安城。秦在萧关以北修筑长城,至今遗址尚存。汉唐时代,越过长城叫“出塞”,因此,北出萧关就成了出塞的同义词。出萧关后,西可至河西、青海和天山南北,北可到达宁夏和蒙古草原。


笑-傲-江-湖 发表于 2013-7-3 09:46:37

公元23年,王莽代汉立国失败,朝政更迭,时局动荡,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出身世家、年方20岁的西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彪看到天下纷争不已,遂避难仗剑北游,从长安动身,经过陕西泾阳、淳化、旬邑,甘肃的宁县、镇原,再入萧关到达固原(安定郡)。班彪到达瓦亭,登上烽火台远眺,想起前朝匈奴14万铁骑入侵萧关,边关大将被杀,不禁洒酒凭吊,哀伤不已,于是挥笔写下著名的《北征赋》: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恨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


笑-傲-江-湖 发表于 2013-7-3 09:47:30

秦始皇大定天下之后,曾经北出六盘山,巡幸过萧关一带。这位始皇帝下令全国修筑驿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萧关一带多山,“广五十步”的标准未必能达到,但既是“大驾”出巡,至少应该是可通车马的。


笑-傲-江-湖 发表于 2013-7-3 09:48:47

   从公元前112年到公元前88年的24年间,汉武帝先后6次北出萧关,巡视安定郡,有时从者“数万骑”,浩浩荡荡,他去世那年还完成了最后一次北巡。
    始创于汉、兴盛于唐的丝绸之路,架起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萧关道作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商贾、使节、僧侣和其他人员往来不断。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它成为中原文化、草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地,由此留下了深厚的文化沉积。如今,萧关古道上的须弥山石窟,就是佛教东传留下的一处重要圣地。

笑-傲-江-湖 发表于 2013-7-3 09:49:12

笑-傲-江-湖 发表于 2013-7-3 09:50:05

本帖最后由 笑-傲-江-湖 于 2013-7-3 09:51 编辑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了西夏王国。当时中国形成了北宋、西夏、辽鼎立的局面。西夏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即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西夏国历时190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西北少数民族历来崇尚武力,骁勇善战,西夏统治者野心勃勃,觊觎中原。宋、夏对峙,萧关一带自然就成了军事前线,成了战争中反复争夺的要地。

笑-傲-江-湖 发表于 2013-7-3 09:53:05

到了明清,萧关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依然不减,甚至更为显著。明代,固原设延绥、甘肃、宁夏三边总制府,数十位部院大臣曾在此执掌帅印,统领三军。直至清代前期,陕甘总督仍驻节于此,总督麾下兵员多达10万之众,权力达川、陕、甘广大地区。

笑-傲-江-湖 发表于 2013-7-3 09:53:53

瓦亭古城遗址,为秦朝所设置的乌氏县治地。瓦亭之名始见于两汉之际,唐朝时在此设驿藏关,名曰瓦亭关;宋代构筑寨城,名曰瓦亭寨,清代末仍有大规模的建筑。瓦亭在古代被称为铁瓦亭,地处三关口北,瞰三关口,西旁六盘山为度陇咽喉,重峰拱卫,依山傍水,北高南低。

笑-傲-江-湖 发表于 2013-7-3 09:54:58

瓦亭城分内外两重城,外城依山形地势呈不规则半圆形,东、南、西、北墙长度分别为550米、120米、500米和920米。外城墙采用大量宋代青瓷片及各种陶片,说明外城建造于宋或宋之前。东城墙位于山脊上,两城墙之间各筑一个突出的腰墩,两城墙衔接处有角台。城墙残存高约1—7米,底宽3—13米,顶部宽1—2米。内城位于外城南部,城墙保存完整,为明清古城,平面形似琵琶,周长1500多米,东南西各有城门遗址。站在铁路路基上俯瞰,瓦亭城内城轮廓清晰,城内村庄错落有致,屋宇鳞次栉比,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古城相辉映。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探寻历史的足迹---秦汉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