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威 发表于 2013-4-2 09:14:05

2013年3月24日庐山瀑布云


晟威 发表于 2013-4-2 09:14:39


晟威 发表于 2013-4-2 09:15:22


晟威 发表于 2013-4-2 09:16:04


激光 发表于 2013-4-2 09:27:41

晟威 发表于 2013-4-2 09: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曝光准确,色彩逼真。就是光平了点。

捷达摄影 发表于 2013-4-2 09:56:12

欣赏支持

任海民 发表于 2013-4-2 10:07:31

位于河南省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乡蜀村。距鹤壁市中心约20公里,交通便捷。
编辑本段历史传说鹤壁集乡蜀村是个久负盛名的花卉之乡。相传,1700多年前的刘阿斗投降后被司马昭放逐到蜀村,他在蜀村养花种草,与民同乐,从此这里的养花传统世代相传。这些年来,观赏花卉已不是人们到蜀村来的唯一目的,村东的阿斗寨成了大家追寻阿斗当年生活足迹的必到之处。
阿斗寨与蜀村之间仅隔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当地人称其为金线河。记者在当地热心村民的带领下跨过金线河,便来到了距蜀村不到0.5公里的阿斗寨。今年66岁的村民侯桃山在当地是个有名的“三国通”。他告诉记者,刘禅身为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当他看到蜀国大势已去、国将不国的时候主动自缚降魏,由于他“乐不思蜀”,消除了司马昭的猜忌,投降后他便被封为“安乐公”,传说他被封为“安乐公”后不久就从洛阳放逐到了蜀村。
在前往阿斗寨的路上,侯桃山等村民们一打开话匣子,便滔滔不绝地为记者讲述起刘阿斗的故事来。村民们说,蜀村方圆一二十里内大多地名的来历都与刘阿斗有关联,像龙宫、马庄、闾寨以及安阳境内的龙泉、彰武等等,每个地名都包含着阿斗的历史传说,蜀村这一地名就更是如此了。
传说与蜀村毗邻的鹤壁集乡龙宫村曾有阿斗所住的“龙宫”;蜀村周边的七个闾寨(村)、四个马庄(村)分别是司马昭为监视刘阿斗而驻扎军队和饲养战马的地方;蜀村南边有座小山自古被称作将军寨,当年带兵监视刘阿斗的一个将军死在这里后就埋在这座小山上,后人便称其为将军寨;因巴蜀地区有条金沙江,阿斗来到蜀村后村旁这条河就一直被称为金线河;紧靠蜀村北边的安阳龙泉镇龙泉村是刘阿斗取水和饮马的地方,后取名龙泉;蜀村北边还有个村名叫彰武,相传也是以阿斗的父亲——蜀汉先主刘备的年号“章武”命名的……
阿斗寨坐落的这个小山名为阿斗山或万柏山。放眼望去,只见山上万木葱绿,山下碧水环绕,说这里山清水秀当不为过。村民王海生对记者说,他从小就听老人们说金线河从前河面宽阔,可以行船,河里鱼虾无数。阿斗山上的柏树虽历经砍伐却越伐越旺,当年刘阿斗闲得无聊时经常在山上数有多少棵柏树,有一回连续数了好几天最后还是没数清,于是刘阿斗便对身边的人说,干脆叫它万柏山吧。村民们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根据祖祖辈辈的传说,他们这一带有阿斗留下来的很多历史遗迹,可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些遗迹基本上都被毁灭掉了,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有价值的遗存当数蜀村的阿斗寨了。
来到山顶,首先见到的是保存尚为完好的古老的寨门,村民告诉记者,进了寨门就是阿斗寨了。只见寨门已经有一部分埋于土中,门额上三个石刻楷书大字依稀可见,尚能看出“中山寨”三个字来。关于“中山寨”题字,“三国通”侯桃山介绍,当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刘备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从此浴血奋战几十年才打下了蜀汉江山,后来刘阿斗继承帝位长达40余年,最后投降司马昭并被软禁在蜀村,他在怀念先人的同时内心又充满愧疚,于是便在寨门上题写了“中山寨”三字,以表达内心深处的愧疚之情。
进入寨门,里面便是一大片开阔的平地,平地四周,壁立陡峭的石砌寨墙高度在10米上下,但多处已经坍塌。平地的中央还残存着一片古建筑的废墟,残碑散落遍地,一块龙头碑的断片上依稀可见“流芳百世”字样。村民们介绍,阿斗死了以后,他在这儿的住所逐渐被改建成了庙宇,并在经过了无数次维修和建设后规模十分宏大。可是,在上世纪的抗日战争时期,阿斗寨被战火毁坏得差不多了,直到后来的“文革”前期,这里的古建筑最终被毁坏殆尽,上面的木材和石料都被运到山下,用于兴修水利和建造房屋了。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看见的这几间简易的房子,是几年前村民自发集资在废墟上建起来的、专门用来免费接待前来阿斗寨游览的各地游客的。

任海民 发表于 2013-4-2 10:09:28

欣赏老师佳作

任海民 发表于 2013-4-2 10:10:14

欣赏老师佳作

慢半拍-樵 发表于 2013-4-2 10:15:30

晟威 发表于 2013-4-2 09: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拍得不错,欣赏支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3月24日庐山瀑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