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17 06:24:09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17 06:25:03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17 06:25:53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17 06:26:22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17 06:26:56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17 06:27:51

      这里的古民居利用挑梁减柱,扩大了屋宇建筑空间。宅内多为二厅三进或三厅四进,东阁西厢,书屋楼台一应俱全。外部结构以高大的风火墙为主。许多风火墙绘有二方连续彩画,意蕴高雅。各宅排水的地下涵道,户户相连贯通。各民居布局错落有致,里弄纵横,巷道曲径通幽。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17 06:28:24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17 06:28:59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17 06:29:38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17 06:30:34

      在村口新修复的祖师桥,曾经是下梅村最经典的古建筑,也是清代最具廊桥建筑艺术特色的标志性公共建筑。清康熙年间,由20多个行帮业会的工匠们共同捐资修建,高30多米,曾经雄踞于梅溪与当溪交汇的水口,成为村民演出社戏、行帮业会敬奉祖师爷的公共舞台。可惜原建筑在1958年修建公路时被拆毁,现在是按原貌重新恢复。虽然已经不是原来的文物,但毕竟可以找回当年的景象。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行摄武夷----古村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