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2 20:58:44

      山顶尚有读书堂、听泉楼、千人坑、金鼓洞、龟雀亭等胜迹。其中千人坑在天街尽头的东北角,有一条从岩顶纵贯山麓的直沟,深可百余米。北宋宣和年间,方腊揭竿起义,永康陈二四率众响应,由此发兵奇袭,被官军发现,功败垂成,全部坠涧牺牲。后人为表示纪念,遂以“千人坑”名之。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2 20:59:34

      游过方岩顶后,我们由天街返回,来到天桥。天桥是连接五峰、方岩山、南岩、石鼓竂景区的关键通道,并与天门、天街组成“天”字系列,相映成趣。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2 21:00:19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2 21:01:52

      过天桥来到寿山,观赏丹霞地貌的五老峰。只见五重奇峰,赤壁丹崖,依偎环抱,峰岩如削,绝韧千丈,气势磅礴。来到观景台是看,五峰与远山并立,拔地而起,孤峰独峙,又如一排排巨大冒尖的粮囤,尽收眼底。难怪中共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把它趣称为“天下粮仓”,如今已成为了导游口中的新景词。真是一处山水奇葩!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2 21:02:37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2 21:03:19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2 21:04:21

      下得寿山,我们前往“五峰书院”。在方岩有寺庙数十座,饶有奇趣的是,这些庙宇几乎无一例外建在大大小小的岩洞之中,形成了国内独树一帜的岩洞寺庙群。不光是寺庙,著名的宋代五峰书院也依崖傍洞而建。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幽静舒适,历来为文人墨客荟萃之地,也是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的发祥地。现在人们习惯把五峰内的重楼、丽泽祠、学易斋、五峰书院等岩洞建筑统称为“五峰书院”。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2 21:05:27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2 21:06:14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10-2 21:07:43

      五峰书院居于绝壁陡起的丹霞地貌中,旁边岩洞奇特。“七七”事变后不久,沪、杭相继沦陷,浙江省政府为了防止日寇敌机的轰炸,于1938年元旦迁至永康方岩五峰书院旁的岩洞里,省府及秘书处、财政厅等主要机构设此办公至1942年。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行走金华(10)·永康方岩天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