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洪 发表于 2013-6-14 13:35:58

行走台州·临海江南长城(下)

本帖最后由 黄文洪 于 2013-6-14 13:37 编辑

                行走台州·临海江南长城(下)
      临海古城墙北固山一段,建于危崖之巅,飞舞盘旋,敌台林立,雉堞连云,城楼高峙,与北京八达岭相较,形神俱肖,可称双绝,人称“江南八达岭”。其与北京八达岭长城有“姐妹城”之美称。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6-14 13:40:52

本帖最后由 黄文洪 于 2013-6-15 13:38 编辑

   史载,明朝名将戚继光在临海八年,抗击倭寇九战九捷。期间,戚继光与知府谭纶整修临海古城墙,创造性地加盖了二层中空敌台、遗存之今。戚、谭随后奉调蓟州,修建北京附近的明长城,他们抽调江南三千兵士,将其在临海筑城经验运用到明长城修建工程中。北国长城的空心敌台,源自临海。现在北京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古北口、天津黄崖关、河北山海关附近的老龙头、角山等处长城的雄姿,均是经戚继光改进之后所留下来的。有人说,临海古城墙堪称北京八达岭等处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6-14 13:43:17

本帖最后由 黄文洪 于 2013-6-15 13:37 编辑

       在江南长城的西北角,登上最高处,便是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在北固山建国称王时建造的天坛。也许所有的祭坛都北京的天坛相仿,一样的象征着天圆地方,一样的摹仿着山呼海应。因“坛”与“台”音近,故城隍山西北端一带一直被人们沿称为“望天台”。我和朋友站在天坛中心振臂大声高呼,回音久久不绝于耳。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6-14 13:45:25

本帖最后由 黄文洪 于 2013-6-14 13:57 编辑

      临海古城墙除了御敌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城墙有三分之一的长度是沿着灵江修筑,台州府城正位于灵江入海近处,江水与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时常漫上城来。城墙有如大堤,千余年来抗击着洪水的冲击。为此,临海城墙在修筑设计上,采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瓮城修作弧形,特别是把“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圆弧形(其余一方仍为方形),在全国古城墙中,十分罕见,目前所知尚属孤例。瓮城在战术上,还有把敌人放进来,围在瓮城内歼灭之,起到“关门打狗”作用。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6-14 13:53:24

本帖最后由 黄文洪 于 2013-6-14 13:56 编辑

    大约经过两个小时,我们在观景、拍照和依依不舍的回望中结束了江南长城之旅。这气势磅礴的十里古长城,令我回味无穷,但更让我深深感到的是,这里集中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凝聚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汗水。我情不自禁发出感叹:江南长城,你是流芳千古的民族瑰宝,你是江南人民的永远骄傲!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6-14 13:54:17

图文全部发完,敬请各位老师和影友赏评!

慢半拍-樵 发表于 2013-6-14 15:25:40

拍得不错,谢谢分享!

华表 发表于 2013-6-14 15:39:55

首先欢迎新朋友的加入和发帖交流
记录的很好,谢谢提供分享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6-14 22:14:33

华表 发表于 2013-6-14 15: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欢迎新朋友的加入和发帖交流
记录的很好,谢谢提供分享

谢谢副总编惠顾留玉赏评鼓励,祝好!

黄文洪 发表于 2013-6-14 22:16:03

慢半拍-樵 发表于 2013-6-14 15: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拍得不错,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鼓励支持,祝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行走台州·临海江南长城(下)